據了解,擅自拉緊急制動拉手在上海地鐵的運營歷史中頻頻發生,已經成為一個急需面對的問題:2007年1月24日早高峰,由於乘客擅自拉下緊急制動閘導致一列車突然停駛,造成全線癱瘓20分鐘;2010年7月13日早高峰時段,一輛2號線列車行駛時,因為有乘客暈倒,其他乘客情急之下拉下了緊急制動的扳手,列車被迫停運10分鐘;2011年2月21日和2月24日,地鐵1號線被兩次拉停,而原因一次是因為有乘客胸悶不適,另一次則是有乘客衣服被車門夾住;同年3月4日7時45分,地鐵8號線停靠西藏南路站時,緊急制動閘突然被人拉下,導致列車被迫跳站運作。
誤拉與不敢拉的尷尬
上海地鐵緊急制動閘,一直處於“被誤拉”和“不敢拉”的尷尬中。到底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拉緊急制動拉停列車,對此,乘客概念模糊。有關部門就市民對地鐵緊急制動知識的掌握,向397名普通市民進行了調查,其中73.3%的受訪者回答:知道,但在隨後給出的“以下哪些情況下,應該拉地鐵緊急制動閘”的選項中,半數受訪者給出了錯誤的選擇。由於緊急制動適用範圍一直沒有明確標示,當緊急制動按鈕真該派上用場的時候,人們的反應卻又太慢了。
2010年7月5日,一名女乘客在中山公園站乘坐2號線時,因為強行上車導致手腕被車門夾住,列車啟動後乘客被拖行致死。事發後,乘客聲討緊急制動裝置未發揮作用的聲音絡繹不絕:“車裏的人傻看著,十幾秒時間,這麼多人,竟沒一人拉下制動閥?”也有辯解的聲音:“到底什麼是緊急情況誰知道呢?拉了以後是立功了還是要被處罰?”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政協委員吳延安在《關於加強本市軌道交通公共安全的建議》提案中稱,目前地鐵的緊急拉手需要改進技術,增加“當列車處於隧道區間時,拉下緊急制動手閘無法使列車制動迫停”的功能。對因重大故障或地質災害等造成列車無法移動的,要打開列車端部逃生門有序疏散乘客,對列車突發火災等情況的,要強行啟動列車行駛至站臺後,進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