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我國八成城市空氣不達標 霧霾光化學污染嚴重(圖)

時間:2012-05-14 07: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三區十群”基礎上,環保部將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將煤炭消費總量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重要內容。一位參與政策制定的權威人士表示,由於基數制定、考核制度等掣肘,國家能源局設定的39億噸的煤炭消費總量及各省分解指標,並非“十二五”期間的約束性指標“三區十群”實際上走在了全國前列,指標的約束力也比全國其他地方強。

  上述權威人士透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也是我國大氣複合型污染嚴重的地區,在這些區域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雖然矢志於煤炭消費總量零增長,但“十一五”期間的試點效果是增速明顯放緩;“十二五”的總量也不是一個絕對數,而是被控制了增量的相對數。

  即便是“三區六群”的原有區域,去年底,環保部總量司司長劉炳江曾向媒體透露,北京、天津和浙江都已自願設置煤炭消費總量,其中北京是將燃煤總量從2010年的2700萬噸減少至2000萬噸,而天津的新增量則將控制在1500萬噸左右。

  記者獲悉,北京市最近制定了《加快壓減燃煤促進空氣品質改善的工作方案》,以更大的決心、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標準壓減燃煤:到2015年,在原“十二五”規劃燃煤總量削減到200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到1500萬噸;到2020年,全市燃煤總量再削減500萬噸,降至1000萬噸以內。

  作為最早進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三區六群”之一,長三角某地環保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已經淘汰家用煤爐和個體私營企業燃燒散煤的中小鍋爐,使得燃煤往大電廠集中,確保污染心中有數、易防易控。但他希望,在中央層面,未來除了環保部的“一家吶喊”外,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也都能參與進來,對地方國企尤其是央企排污更有約束力。

  新建項目將實行“倍量替代”

  一位業內專家則向記者表示,PM2.5來源廣泛、成因複雜,傳統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已經難以奏效,必須從生産、生活和生態方面採取綜合措施,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優化産業和能源結構,協同控制各類污染物,全面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工地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

  以大氣污染物排放大戶火電行業為例,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訴記者,脫硫(二氧化硫)工程的減排空間已經很小,而脫硝(氮氧化物)工程的空間雖然較大,但由於建設和運營成本高於脫硫工程而進展緩慢,“在工程減排之外,我們還需要通過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挖掘減排潛力”。

  記者獲悉,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此提出了六大任務,分別是:分步實施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實施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管理、完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大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防治、深化機動車污染防治、做好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應急處置工作。

  其中,環保部將嚴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對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新建項目實行區域內“倍量替代”。上述權威人士解釋稱,産業結構調整將與淘汰落後産能掛鉤,環保部門在審批“三區十群”試點項目環評時,將堅持“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比如某地要新開工一個1000萬噸級的石化項目,經測算要額外燒100萬噸煤,那麼該項目就不得不改燒天然氣。

  但該人士説,“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將兼顧民生需求。比如,北方某市想開工大型熱電聯産項目供熱,由於當地住宅地産的大量開發,煤炭消費總量肯定是增長的,但這是合理的。實際上,由於熱電聯産具備大氣污染物減排的集中效應和規模優勢,仍然優於過去的小鍋爐供熱。

  此外,環保部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實施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用最嚴格的標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繼續強化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控制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工業煙粉塵、工地揚塵、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工作。

  對於高污染行業從“三區十群”轉移到西部地區的擔憂,上述權威人士稱,公平地講,西部地區環境容量較東部地區大,要在産業佈局中充分利用戈壁灘等環境容量對污染的稀釋作用,同時要避免産業佈局過猛過密導致“污染圍城”,如西部個別省會城市的空氣已是中重度污染,應引起重視。

  “這實際上是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微妙平衡,要用環保來優化經濟增長。”該人士最後説道。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