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面試季節“面經”匯:別讓經驗帶上“油條味”

時間:2012-03-19 16:34  來源:光明日報

  網友西西的經歷似乎也印證了“沒特色沒出路”的面試真理。“看著前輩總結的那些妙語連珠的面試技巧,感覺跟拿到武俠真經似的,連念帶背。面試官一套問題下來,全部流利作答。本以為發揮出色,結果沒被錄用,面試官的理由是,‘你是經常混場子的吧?從你的回答中,我們看不到一個畢業生該有的青澀!’”

  同樣是應屆畢業生,北京的小楊卻因為多次參加校內的面試輔導和面試模擬,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積累了面試經驗而求職成功。“我覺得面試不能紙上談兵,而是要在實戰中磨礪。模板並不是萬能的,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最好地展示自己。”

  ● 點評

  面試不是知識測試,而是能力測試。其實很多面試題目是沒有固定答案的,面試官更多的是觀察你回答的方式和過程,而不是看你回答的結果是什麼。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混場子”的事例就是因為考官發現該學生回答的過程很“流利”,結果很“正確”所致。

  目前市場上關於面試的書籍和輔導活動很多,應屆高校畢業生可以有選擇地參加一些。不過,在閱讀這些方面的書籍或者參加相應的活動時,必須明確一點:它們只能幫助我們熟悉面試這種測試方法,但不能迷信它的作用。真正有效的面試還是靠個人的實力,面試測試的是應聘者與工作有關的素質。如果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達不到企業要求,很難通過這樣的面試,除非遇到不合格的考官。因此,高校學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間的寶貴時光來提高個人素質才是真正的王道。另外,在求職期間,求職者可以多參加一些面試,藉以積累一些面試的實戰經驗,也會形成所謂的個人特色。就像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一樣,要想在比賽中創造好成績,除了平常的刻苦訓練之外,還要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否則大賽的緊張氣氛也會讓他發揮失常。(本報通訊員 鄧 暉 本報記者 李玉蘭)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