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面試季節“面經”匯:別讓經驗帶上“油條味”

時間:2012-03-19 16:34  來源:光明日報

  面試禮儀有多重要?

  “我最重要的一場面試是被細節打敗的。”過五關斬六將,以較高成績通過某德資公司筆試的小張最終還是和自己的理想工作失之交臂。

  根據這家德資公司的慣例,在筆試和面試之間會設有一場無領導小組討論。在這個環節中,6-8名求職者被分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針對某個話題進行討論,並達成統一意見。而HR(人力資源專員)則在一旁觀察每個人的表現。

  討論一開始,曾經是學院辯論隊主力隊員的小張就牢牢把握了場上的絕對話語權,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興起之時,甚至還打斷了其他隊友的發言。儘管表現活躍,但“不懂得團隊合作,不尊重夥伴”還是成為他留給面試官的深刻印象。

  “從面試者進入其視線範圍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面試官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劉薇眼裏,面試中的禮儀錶現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在邏輯思維、創新能力、計劃控制等知識技能“硬實力”之外的修養素質“軟實力”,是很多面試官會著重加以考察的。“比如説,時間意識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責任心,著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其他面試者的合作則表現出一個人的團隊協調力……我們把每一個面試者都看成是一座冰山,知識技能是浮在水面外、外顯的、可以通過筆試考察的,而面試更重要的是通過挖掘面試者水面以下的、內隱的個人素質,判斷他究竟是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

  ● 點評

  面試做為一種情景性的選拔測評方法,非常注重應聘者在測試過程中的表現,而不像筆試只能根據最後的結果給應聘者做出評價。面試的這個特點決定了它是一種關注細節、關注行為、關注過程的測試方法。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