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不知不覺間,2011年即將走過。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自進入12月便開始了年終獎的各種討論及猜測。在貼吧,微博網友們紛紛以曬年終獎的方式品味著所有快樂以及憂愁。
2011年,通脹壓力下物價節節攀高,進入下半年CPI指數有所下降,但消費支出壓力絲毫沒有得到緩解,特別是集中到年底流水似的花銷更叫人隱隱作痛。在現實的生存壓力之下,上班族對年終獎可謂是望穿秋水。
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已公佈了大手筆的年終獎計劃,公務員依然是“鐵板一款”,民企則是花樣百齣,也有企業在發多少的問題上絞盡腦汁,與繳稅臨界點進行著巧妙迴旋。2011年這一年中各行業及各階層的生存狀態都在年終獎上得到了驗證。
有“技巧”的發放
自9月1日起,新個稅法正式實施,工資、薪金的免征額調至3500元,並根據既有規定,出於減輕個人納稅負擔考慮,國家對年終獎採取了優惠計稅的特殊方式。但在發放的過程中往往會因多發1元錢而被劃到高一檔稅率,最後拿到手裏的錢反而大大減少的情況每年都有發生,發放年終獎需要仔細的盤算一番,避免臨界點。有網友在調侃到“發錢還成了個技術活”。
目前,相關專業人士總結出了年終獎繳稅的幾個臨界點,大致分為18000、54000、108000等幾個檔次,不同的臨界點對應著不同的稅率和計算方法。
以兩個人的年終獎分別是18000元和18001元為例,假設兩個人的基本工資都是3500元。其中一位要納的稅額計算方法是:18000/12=1500元。對應稅率為1級的3%,速算扣除數為零,應納稅額為18000 3%=540元,除去納稅額後,實際到手的年終獎金額為17460元。而另一位的計算方法是,因為18001/12的商數大於1500元,所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第2級,分別為10%、105,應納的稅額=18001 10%-105=1695.1元,稅後所得16305.9元,相比第一位實際到手的年終獎少了1154.1元。
今年11月份,北京市為追求居民收入增長能夠達到7﹪的目標,要求國企提前發放年終獎。這就等於一年發了兩次年終獎,所繳稅額或將成倍增長,交稅過多也就失去了年終獎的本質意義,所以很多企業都對此格外小心。
為了避免年終獎繳稅帶來的煩惱,南京國信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孫洋建議:“企業需要請稅務師提前合理安排好金額,儘量避開那些'臨界點'數額。除了計算員工稅前收入,仍要計算稅後的收入,防止出現'不升反降'的情況。”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張廣通則向記者講到:“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改變個人所得稅的收取方式,改成'按年計稅,按次預交,多退少補'的形式。'按年計稅'就是個人所得稅要根據你這個人的年收入來計算,年終獎和工資收入的組成部分,一年一統計,就不會出現分開計算的問題。如果每年只收一次稅,工作量就會很集中,這樣也不利於納稅的均衡性,所以可按月預繳一定的費用,還是由單位來代收代繳。到了年底匯算清繳,每個人都要申報一年的收入,再計算出應繳納的所得稅額,然後多退少補。這樣的所得稅制度,才應該是未來稅制改革的方向。”
國企叫人眼紅
國企“富得流油”以及旱澇保收的生存法則吸引了更多人的前往,這不僅表現在平時消費的大手筆,年終獎上更是毫不含糊,從普通員工的幾萬到高管的十幾萬,國企的年終獎水準遙遙領先於一般企業,不免叫人羨慕嫉妒恨。此時,煙草,石油,煤炭,電力等壟斷性行業成為公眾口誅筆伐的眾矢之的,而一汽27個月工資的年終獎,則再一次引爆大眾的情緒。
朱曉麗是紅柳林煤礦集團的中層管理員。紅柳林這個詞在當地本身就帶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神府開發區規劃的大型礦井。根正苗紅的國企加轉型新公司的潛在發展願景,讓朱曉麗每每談起“大紅包”就眉飛色舞--“我們領導説了,今年雖然整個經濟環境不景氣,但紅柳林的士氣不能倒。今年要給我們封'大紅包',比起一級主管買高級跑車,我的也只夠買個10多萬的吉利'美人跑'了!”
而朱曉麗的一個同學在長慶採氣二廠工作--就是殼牌下面的那個,做的和朱曉麗一樣的中層,4個管理分了62萬的年終獎。
每逢年底,國企員工從上至下口徑一致,嚴謹對外很少洩露年終獎的相關資訊,在記者的再三勸説之下趙女士才透露了自己的年終獎情況。她在一家國有企業財務部工作,她們單位不到300人,雖然單位效益一般,但正式職工每年幾萬元的年終獎是"雷打不動"的,甚至那些常年有病或因其他原因休息在家的職工,也可領幾千塊。
“在不同的國有企業,有著不同的薪酬結構和制度。企業一般是在每年春節放假的當月發放,原則上按照員工的上年表現、業績、對公司的貢獻大小按比例計算發放獎金。”一位某國有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告訴記者。目前,有的國有企業普通員工與高管之間的薪酬相差高達數百倍,而國有企業年終獎頂部與底部差距也正在拉大,最低的接近1萬元,最高的可達幾十萬元。
張先生是北京某設計研究院的一位中層領導,他告訴記者,他每年的年終獎是10萬元。雖然平時每月的工資不高,但是到年底都補回來了,跟效益好的外資企業差不了多少。
記者的一位朋友在縣級的電力部門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平均月工資在4000元左右,雖然該系統今年狂呼“虧損”,可年終獎卻發了4萬。這樣的年終獎對於民營企業的員工而言幾乎是天文數字。
很多網友表達著自己的感慨:“如果民營企業的年終獎在4萬,可以理解,因為其身處充分競爭的環境之下,而國企得到的是全民的支援,在不完全競爭下,企業經營情況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為什麼待遇會比一般企業的高?”這樣的質疑多年來從未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