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用手摸了摸身下的絨毯,有種磨手的感覺。細看發現,絨毯及被子上落有一層黃色的塵土及部分微小的沙子。旁邊的農民工彭春陳説,被子上有沙土很正常,車輛經過,沙土常隨風而來,一天下來就是一層。“若兩天不抖一下鋪蓋,鋪蓋上的塵土加一塊兒就能掃出一手捧來。”彭春陳説。
剛躺下10多分鐘,身上的被子還能讓記者感到一點點溫暖,但過了20分鐘,感覺越躺越冷,陣陣寒風從脖子處灌向被窩,裸露在外面的頭變得有些麻木。隨後,記者學著身邊的打工者將頭部埋入被窩中。鑽入被窩,雖聞到有發黴的味道,但比受冷好許多。
在被窩中,記者蜷縮著身體,試圖入睡,雖暫時感受不到寒風,但車輛駛過的噪音不時在耳邊響起,伴隨而來的是陣陣寒風和車輪的震動聲。風一來,隱約能感覺到被子上又多了一層沙塵。被子薄、“地板”硬、十分冷、噪音大,是記者體驗的最大感受。
晚11時10分,在寒冷與噪音中,記者無法入睡,只好坐起,此時已過去50多分鐘,但記者的腿和腳始終是冰涼的,沒有任何暖意,身體又不時地發抖,隨便摸一下被子,手上又多了一層黃色塵土。身邊的一個打工者在戴著耳機聽收音機,“睡不著?我今天也睡不著,太冷了聽會兒音樂,反正比聽噪音強。”看到記者坐起來,該打工者笑笑説,“你前半夜都嫌冷了,後半夜更難熬。”
愛心徵集
捐贈者請撥打電話 63306556
讀者朋友,如果你家中有閒置的棉被、墊子、棉襖等可以禦寒的物品,如果你願意給這些露宿街頭者一點溫暖,請你撥打本報和金水區綠城社工服務站聯合設置的暖冬熱線63306556,聯繫捐贈事宜。本報記者將和綠城社工服務站的義工一起,將這些物品送給鄭州的街頭露宿者。
捐贈地點:鄭州市農業路和豐樂路交叉口向南20米路西,豐樂社區居委會三樓302房間。(大河報□記者溫中豪見習記者張朝文記者陳曉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