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昨天是冬至,從節氣上也意味著冬天的氣溫越來越低。當我們在室內還嫌冷時,是否想起過,在城市的大橋邊、屋檐下,露宿著一群進城打工的外地農民及流浪乞討者。
露宿街頭到底有多冷?12月21日晚,本報記者分兩路,分別對鄭州市區的一些街頭露宿者的生活進行了體驗,記者躺在他們單薄的被褥裏,被凍得瑟瑟發抖,輾轉難眠。
既然在同一座城市,就應該互相溫暖、傳遞力量,讓露宿街頭者感受到綠城的溫度。為此,大河報將聯合鄭州市金水區綠城社工服務站,為露宿街頭者募集棉被、席子或墊子、棉衣等禦寒物品,你若有這些閒置物品,請撥打電話63306556捐助,我們將組織義工把你捐贈的物品送給露宿街頭者,幫他們度過城市街頭的寒夜。
環境
露宿之
以地當床,單薄被褥鋪在冰冷的地上
21日晚9時許,在東風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的立交橋下,聚集著20多位攬活的農民工。“什麼活?”他們坐在被窩中聊著天,見記者過來,紛紛拉開被子迎了過來。
説明來意,他們友好地讓記者坐在他們的“床”上。鋪蓋很簡單,一條舊毯子、一條薄被子便是他們的全部家當,好一點的能在褥子下鋪一層塑膠布或席子,但多數是將毯子或褥子直接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坐在毯子上與坐在地上並無太大差別,褥子、被子不僅薄,摸上去還有潮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