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八旬老人16年義務守護烈士陵 婉拒高薪職位邀請

時間:2011-11-29 11:03  來源:光明日報

  開始,很多人都在質疑老人,包括老人的家屬與孩子,“一個體體面面的退休校長,為啥去給人家看陵?”“整天守著那些墓碑,是犯忌的事。”但做事一向謙和的張悍華在這件事上卻毫不相讓,“烈士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沒了,今天我為他們服務,有什麼不可以呢,這是最光榮的事。”

  “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哪有咱們今天安穩的日子,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長眠在這塊土地上的英雄。”張悍華感慨地説。

  因為老人一直教書育人,烈士陵園的講解任務,也一直由他承擔,老人認為責無旁貸。“孩子們,你們看這裡的英雄,他們比你們大不了幾歲,現在就安歇在這裡。沒人知道他們的姓名,也不知道他們家在何處,但是他們的英名卻與世長存。想想你們今天的日子是多麼幸福啊……”張悍華每每講到此處,都會哽咽。而站在墓碑邊一隊隊學生的臉色,也會變得異常凝重,平日裏再調皮的孩子也會垂頭默哀。遇到一些老年人來陵園,已過八旬卻身體硬朗的張悍華,就會騎著自己那輛金捷牌小型電動車,繞著偌大的陵園一點點詳細講解。

  “我很熱愛這個工作,每天來到這裡,我的心情就會出奇地安靜。”張悍華説。16年來,老人每天保持著一個習慣,8點之前趕到烈士陵園,打掃衛生,管理花草,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遇到清明節之類的特殊日子,老人就會早早趕來,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我來看你們了,你們都好吧!”

  張悍華説,為烈士守陵是自己這輩子的信念。為了這,他婉拒了河南民辦中學邀請他去做校長給予高薪的邀請;為了這,在每個月只拿200多元工資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一年要為烈士墓花去近千元。

  “我會把這個墓一直守到我走不動的那一天。”採訪最後,老人堅定地説。(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陸金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