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陽的時候,麻煩你幫我背老頭下樓,讓他曬曬太陽,逛一逛。”景婆婆盯著黃皮匠,補充一句,“對了,該怎麼算錢你就怎麼收。”
“嘿!咋説這話呢,什麼錢不錢的。”黃皮匠搓了搓手,一下子從馬扎上跳了起來,“現在我就去背蔣爺爺,別把老人家憋壞了。”
2003年的一個秋天,黃皮匠第一次背蔣爺爺下樓。
他擔心上百年的老木板支撐不了兩個人的體重,低下頭,每步都輕輕下腳,雙手緊緊抱住蔣爺爺的大腿根部。
“爺爺,把樓梯扶手握緊喲。”黃皮匠不斷叮囑。
上下22步階梯,又穿過一段昏黑的走廊。從那天以後,只要景婆婆在窗臺上一喊,黃皮匠就會放下手裏的活兒,去背蔣爺爺下樓享受難得的陽光。
8年來,這樣的上上下下少説也有上千遍了。但黃皮匠感到很快樂,每當蔣爺爺花白的頭髮在陽光下晃動的那一刻,黃皮匠也覺得心裏暖暖的。
讓老人們的最後時光過得美滿開心,是皮匠最大的幸福
熱心的“黃皮匠”不僅僅是蔣爺爺的“兒子”。對社區和老家的其他幾位老人,黃皮匠也一直服侍到他們離世。
黃和平住在二府衙32號,以前住在隔壁30號的70多歲老人朱德興,家裏沒有洗澡的衛生間,每次洗澡都要到500米外的公共澡堂。黃皮匠就背著老人去,幫他洗澡搓背,完了又背回來,堅持了一年多,直到朱爺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