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寧:天不亮起床
大別山,6月底的一天,淩晨4點半。
天還沒亮,12歲的留守兒童廖建寧已經起床洗漱,之後,在濃濃晨霧中踏上了上學路。
剛下的一場暴雨,把路面沖刷出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溝,路旁一兩米深的塌坑隨處可見。瘦弱的建寧身高不足1米4,走起路來卻腳下生風。記者幾次趔趄,用盡全力才勉強跟得上她。
廖建寧是金寨縣希望小學六年級學生。金寨縣是革命老區,也是聞名全國的“將軍縣”,有59名開國將軍是金寨人,大約1/3的開國將軍生於此或在這裡工作、戰鬥過。廖建寧和她的同學們對金寨縣的這些紅色史實如數家珍,非常自豪。
父母都在江蘇無錫打工的廖建寧,兩歲起就跟著爺爺生活。爺爺要耕種三四畝地,插秧、鋤地,還要養豬、養鴨,經常沒時間為小建寧做早飯。小建寧就在路邊小攤花1元錢買個煎餅,偶爾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多花1元錢買個雞蛋或烤腸夾在煎餅中,邊走邊吃。
小建寧很懂事,每天做完作業,就主動洗衣、掃地。爺爺做飯,她便幫著淘米洗菜。有時她也會下廚,炒個白菜、黃瓜或蛋炒飯,有時鹽放多了,鹹得咽不下,爺孫倆就用水沖洗一下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