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但公眾似乎並不理解對這個瞬間動作的點評和要尋求的答案有什麼聯繫。
李:人通常在憤怒背景下才有多發動作行為,甚至大家憤怒罵我時,往往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恨的。那麼,藥在案發當晚,在他平生第一次舉刀殺人時,他是恐懼多呢還是憤怒多?我的判斷是:他應該恐懼多,他應該扎了一兩刀就想跑,甚至可能因為意外和恐懼而出現無法自控的顫抖。
但他在瞬間連扎了這麼多刀,他為什麼沒有顧慮,他為什麼不停?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以,我才重點分析了他扎人動作的心理背景:長期的機械動作、長期與人隔離、長期被迫練琴等形成的心理問題——有藝術而缺乏人性。因此我認為這跟他彈鋼琴有關,這有什麼不對?
記:你的目的在於,通過分析反常行為産生的原因,來避免出現更多的“藥”。
李:我想反省他的問題的由來在哪——就是只有技能,沒有情感。我曾問他喜歡哪個音樂家,他回答是肖邦,是浪漫的。可我們都知道,要考級的話你要練的是技術性的曲子。説句實話,十個指頭倒來倒去,考到十級他得練多少曲子?因此,他經歷的是什麼,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這個過程。而我們現在有多少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郎朗,我們也正在重蹈著這條路,這才是讓我反省的。所有技能、藝術、知識都要使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有價值。你説我這些話怎麼就沒有人聽得懂?包括這些大學教授,什麼北大的、清華的。
談專家
“你在別人專業領域中太自負”
記:如你所説,不少社會知名人士包括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先生,也對你的觀點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