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心英、林琳、王姝姝、王艷玲(從左至右)在太中銀鐵路工地上很難得地聚在一起。劉鑫焱 趙桂軍攝影報道
【閱讀提示】
她們是80後女孩,也是鐵路工地上的女職工;她們來到建設工地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終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共同努力,建設經得起考驗的高品質鐵路。她們就是中鐵十七局集團建築公司太中銀鐵路項目部的4位女職工——王姝姝、林琳、王艷玲和魏心英。
1月11日,上萬名鐵路建設者歷經4年多艱苦建設的太(原)中(衛)銀(川)鐵路正式全線通車。在火熱的太中銀鐵路施工一線上,吃苦耐勞的80後建設工人的身影隨處可見,而中鐵十七局集團建築公司太中銀鐵路項目部的80後女職工們,則是這一群體中的優秀代表。
王姝姝:“男同志能幹的活兒,我也能幹”
“我為愛情而來,又因建設太中銀而收穫真愛!”80後女職工王姝姝因為丈夫在一線參建工程,主動要求來到一線工作,夫妻倆在工地一起工作了4年。去年,丈夫調回集團公司,但她依然堅守工地至今,在拌和站擔任試驗員。這個工種每晚都要值守盯班,直到淩晨。
太中銀鐵路對澆築軌枕的混凝土要求高,作為試驗員,王姝姝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參與檢測混凝土坍落度和含氣量。原材料試驗多,每車散裝水泥要經過她的檢測合格才能儲存進罐,為此她經常誤了飯點。為了保證檢測品質,下班後她還要精心保養儀器,比別人晚走。
施工中澆築混凝土遇上人手不夠時,王姝姝還主動幫其他男職工做試塊、振搗、抹平、收面等程式。因此她的手上經常磨出水泡,但她總是微微一笑,用針挑破,繼續和大家一起奮戰。
有時思念丈夫,王姝姝就背誦起丈夫常説的打油詩:“鐵鞋踏破路還長,經緯水準肩上扛……”她理解男職工的艱辛與苦澀,也以丈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男同志能幹的活兒,我也能幹!”
林琳:“女孩修鐵路就要拿出男孩的豪氣來”
1988年出生的林琳,在工地負責過磅和收料。她牢記老鐵道兵出身的父親的囑託,把堅持品質看做是天大的事,凡是不符合規章的事,堅決不辦。一次,一位司機來交驗石子,她查到石子水分大後提出不能過磅,只能折合方量。司機不同意,對她出言不遜,林琳堅持原則、嚴詞對答:“你不送料可以,我不能損公利你,做事得講良心!”
每天早晨,林琳不到7點就來到磅房,山裏溫度比城市低,秋冬季節經常凍得人無法握筆,她就用嘴哈氣暖一暖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過的磅準確無誤,經手的單據從未出過差錯。林琳説,每次過磅一定要多核算兩遍才行,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關係鐵路的品質。
夜幕降臨後,林琳也會感到孤單和害怕。從小到大,這是她第一次在深山裏生活,並且單獨住一間冰冷的房子。“如果不是爸爸的教誨,我也不可能來與鋼筋混凝土為伴。‘既來之,則安之’,女孩修鐵路就要拿出男孩的豪氣來!”她堅定地説。
王艷玲:“只有堅守鐵路才能實現我的理想”
王艷玲在工程部任資料員。太中銀鐵路開工以來,她整理的施工資料粗算有500多米厚。
參加太中銀鐵路工程以來,王艷玲沒有一天不加班。她説,每天的工程必須當天完成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並及時與有關部門核實數據,都攢到竣工時就忙不過來了,也容易出問題。
埋頭苦幹工作外,王艷玲把更多時間用來學習,吸收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的新知識,關注金融危機中鐵路建設的發展態勢……她的床頭,最不缺的就是專業書籍。王艷玲説,資料員不僅要整理資料,還要善於挑毛病、找問題,當好工程建設監督員。工作中,她對有問題的資料堅決退回查核。
執著于鐵路的王艷玲至今沒有找對象,鐵路施工生涯花去了她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每天在大山深處工作,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從資料室到工地再到資料室,一頁頁資料和一組組數據浸透了她太多的心血。王艷玲説,她從小就夢想當一名工程師,只有堅守鐵路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魏心英:“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行”
魏心英在工地項目部辦公室工作,指揮部、公司、工地的大小事務都要通過辦公室上傳下達,她做到24小時隨時有事隨時處理,電話、短信一響,她便一路小跑、左呼右找地忙活起來,從來沒耽誤過一件工作。
鐵路施工因為涉及徵地問題,魏心英還負責接待陳情村民,答覆徵地拆遷問題。她工作耐心細緻,慢慢地村民們都信服起這個小姑娘來。
“我要為這個高素質和勇於創新的群體做好後勤保障!”施工高峰期,為給大家營造舒心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大到為職工宿舍購置傢具,小到添置一塊香皂,她都搶著做。
“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行。在工地就是工作,不是享受生活。”魏心英邊輸液邊説道。由於夜間參加鐵路線安全防護工作,她被凍感冒了。
1月9日,太中銀鐵路首趟列車太原至柳林南的6089次列車開通,山西呂梁的乘客們第一次坐上火車回家,大部分鐵建工人也已撤離工地。但魏心英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她們依然堅守在工地,忙碌著試驗收尾、整理竣工數據等工作。(冀業 趙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