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8條“魔咒”致民間發明人赤貧

時間:2010-12-10 14:13   來源:武漢晚報

  沒人投資 缺人指點 政府漠視 維權艱難

  民間發明人癡迷搞發明,精神叫人感佩;生活赤貧,卻叫人心痛。“發明致貧”的“魔咒”是怎樣形成的?近日,記者走訪多方人士,他們認為,原因很複雜,大致可歸結為八點。

  其一:孤獨發明 效率低下

  武漢民間發明人楊建林發明瞭負壓式抽油煙機後,一個人包攬了從圖紙變成産品的所有事務。一個人完成從研發到産品的全部事務,一項發明短則十年,長則幾十年,效率低下。

  其二:無人指點走進死衚同

  企業擁有的專利,很多本身就是新産品或新技術,很容易轉化為經濟效益。但民間發明人的專利沒人肯定,也沒人否定。有時無用的發明或者陳舊的技術,也讓發明人投入一輩子或者所有積蓄。即便是新技術,也沒有人幫忙提升。

  其三:風險投資拋棄發明專利

  國外許多專利還在實驗室階段時,就被風險投資者瞄上了。風險投資是國外孵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資金來源。

  據中國發明創業促進中心主任鄒定國介紹,國內的風投基本只盯“準上市公司”,目的是期待其上市增值後套現,很少投資專利發明。

  其四:缺乏專利“公估”機構

  在很多發明人所撰寫的專利説明上,常常可見這樣的字眼:“轉化後錢途無量”、“達到世界領先水準”等。這種自吹式的評價,不能令人信服。

  中國缺乏權威的公共評估機構,不能對民間專利的商業價值、科技含量等,作客觀、科學的評價和估算,不能為投資者提供可信的依據。一些民間發明人漫天要價,嚇跑投資者。

  其五:政府漠視民間發明

  目前,政府對職務發明非常重視,資金等扶持很多。對非職務發明則顯得漠視,民間發明人的專利技術,基本靠自薦,成功率就像中彩票。

  其六:專利維權成本高取證難

  發明人申請專利後,專利的核心技術就公開了。一些企業就直接拿來生産,不付專利權人分文使用費。

  發明人要維權,得有資金做後盾。取證很難,有的需要買回産品,發明人根本不可能買回。發明人打索賠官司,普遍掏不起訴訟費。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