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
工商局信任度為何比小學生還低
漂白蘑菇官方調查與小學生實驗差異大,網民普遍相信小學生
近日,北京市小學生張皓調查發現“蘑菇被漂白”事件,已發酵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發佈“食用菌合格率為97.73%”的市場抽檢結果後,中國食用菌協會4日又在媒體上表示“不相信小學生的實驗結果”。
相反,在一家網站發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選擇“相信小學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記者採訪多位消費者,他們表示選擇不再購買蘑菇。
小學生的實驗一定不科學嗎?公眾為何不相信“權威部門”?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等專家指出,“蘑菇檢測”折射的深層問題發人深省。綜合據新華社電
現象 小學生VS工商局;1122票VS8票
11歲的張皓愛吃烤蘑菇,是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學員。今年2月,媽媽突然禁止他吃蘑菇,因為媒體披露部分蘑菇含熒光增白劑。張皓決定自己探尋真相。科技館的劉建華老師幫助他制定了方案。張皓的家人又請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高瑞芳來指導他。
7月19日,張皓和媽媽在市區超市、郊區菜市場、農産品批發市場等地購買了16種食用菌。11月底,有媒體從北京西城區科技館得到張皓撰寫的實驗報告,“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報道見報,並引起公眾及政府部門關注。
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通報對北京市場銷售食用菌熒光增白物質專項監測情況,稱在東城、朝陽、海淀、豐臺等區縣13家超市、市場共抽取132個樣本,其中有3個樣本檢出熒光增白物質,合格率為97.73%。
一個是“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一個是“政府部門監測九成多合格”,巨大的反差迅速引起公眾關注。有媒體報道:工商局工作人員稱“小學生的檢測不科學”。
而網民的選擇卻相反。一家網站推出“信小學生還是信工商局”的投票,至4日晚,3119票中,選擇“相信小學生”的有1122票,佔第一位。選擇“國家專業機構還不如一個小學生,悲哀”的有656票,居第二。還有616票選擇“工商局説人家‘不科學’,你倒是出一個‘科學’的呀”。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
思考 為何一個小實驗會引發大關注
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王晶説,公眾迫切需要知道為何檢測結果與張皓的實驗結果如此懸殊?
然而,自從公佈抽樣檢測結果後,北京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再沒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有關部門放下姿態,去和這名小學生溝通詢問,邀請市民代表參與選樣過程、邀請仲介科研機構參與檢測過程,公眾還會如此質疑嗎?”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設問。
事實上,至4日晚,無論工商部門,還是“不相信小學生實驗”的中國食用菌協會,都未找張皓及其指導老師溝通。“我認為沒跟孩子接觸、未經調查,就質疑孩子的檢測不科學,是不客觀的。”劉建華老師説,“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實驗,會引發這麼大的社會關注。”
竹立家指出,有關部門不管公佈的資訊是否真正解答了公眾的疑惑,不管資訊要素是否齊全,不管資訊是否空洞無物,這直接導致資訊公開流於形式。“這種工作方式和態度實際加劇了公眾的不信任感。” “也應反思如何看待公民個體的監督和舉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認為,政府部門應該更友善地對待監督和舉報,不能認為監督就是對立。尤其在食品安全領域,利用好社會監督,反而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好途徑。
“北京市幾千萬人吃飯。市場上僅醬油就是數十種,僅靠一個工商部門幾十上百號人,顯然不可能完全監督好。”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提出,目前一些監管部門的鑒定機構,不對消費者個人開放。因此消費者懷疑食品被污染時,很難檢測或舉證。如果暢通這個渠道,無疑將壯大食品安全監督力量。
專家談漂白蘑菇事件 稱不該將食品安全寄託工商
11月30日,媒體報道稱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鮮食用菌不同程度地使用過熒光增白劑浸泡。該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同日,看到報道後的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坐不住了,他立刻著手向北京市工商局發出“申請公開政府資訊”書面文件。這是何兵以及他所在的研究中心向北京市政府部門發出的第一份申請公開政府資訊函。何兵稱,向工商申請資訊公開,表面看是向政府部門要個答覆,其實更深層的意義是想引起政府多關注飯桌子、菜籃子。“這只是個開始,今後有可能會成立一個“透明政府研究和促進中心”,專門推進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