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江蘇宿遷建“積分卡”鼓勵行善 勸解鄰里糾紛獎10元

時間:2010-08-04 09:46   來源:人民日報

  回 應

  意在鼓勵市民參與治安防控

  不少群眾對一些違法行為視而不見、鄰里之間一些小吵小鬧也經常無人勸解,公安部門出臺“治安積分卡”給予經濟獎勵,就是為了調動群眾參與社會治安防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構築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網路。

  宿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劉亞軍

  碰 撞

  金錢刺激會讓道德變味

  用積分獎勵來讓人行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道德是金錢能夠買來的嗎?我想“治安積分卡”很可能會激起人們的逐利性,使道德染上銅臭氣。我們應該弘揚自發向善、自覺行善的民族傳統美德,而不要去玩一些物質刺激的花樣。靠金錢去刺激人們行善,只能讓人們看到變了味的道德。

  南京某設計院 徐 明

  提高市民“管閒事”積極性

  公安部門用“治安積分卡”獎勵市民是件大好事。現在社會上不少人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心態,有一次我們附近兩個做生意的商販吵架時要動手,很多人都圍著看熱鬧,連個拉架的都沒有。有了獎勵政策,説不定會提高人們“管閒事”的積極性。

  宿遷市宿城鎮市民 王偉剛

  物質獎勵並無不妥

  對於人們來説,不做惡是道德底線,能做善事則是一種追求。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用金錢或其他物質鼓勵一下實際並無不妥。當然,這種做法就怕給人一種為賺錢而行善的錯誤導向。

  南京某高校研究生 劉宏亮

  獎善不該由財政埋單

  民眾自覺行善,獲得褒獎無可厚非,但獎金全部來自於政府財政資金卻令人擔憂。政府花的每筆錢都必須接受監督,這項開支是否在預算之列?有沒有經過人大審議?另外,由於獎勵條件寬泛,那些負責審核獎勵的官員手中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也會留下不小的權力尋租空間。

  網友 莫津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