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根發芽又在草根蔓延
像鳳姐、王老吉、賈君鵬等,涉及利益相對龐大,效應比較轟動,背後通常是比較正規的網路推手。追溯其前身,就是在論壇灌水的槍手,或者俗稱的“二毛黨”,然而,經過近期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網路推手行銷成功事件之後,又開始在民間産生網路推手的草根新形式,並滲透到網友日常生活中。
時下流行的微博,粉絲數量多寡往往標誌著博主的人氣,這就催生出炒賣粉絲的網路推手。在淘寶網上,只要搜索“微博粉絲”就可以找到數十家淘寶店舖,以及詳細的價格表,“粉絲”賣價從1角到1元不等。
“你的粉絲超過一百,你就好比是一本內刊;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億,你就是CCTV了!”———有賣微博“粉絲”的淘寶店舖打出了這樣的廣告語。
“買粉絲的一部分是為了炫耀人氣,滿足虛榮心,另一部分是想通過增加的粉絲作‘托’,吸引更多真正的粉絲”,一位這類炒賣微博粉絲的網路推手這樣説道。
不僅如此,各種規模大小的網路推手公司應運而生。百度一下“網路推手公司”,找到相關網頁約701000篇,據人民日報報道,全國至少有數千家網路推廣公司。
這裡面,甚至出現了為客戶和推手做仲介的網路推手服務平臺。平臺主要是針對一些發佈量並不多的僱主,可以繞開專業推手公司,自行找到推手,而應徵的推手,也以業餘兼職為主。
例如在三打哈網上有這樣的説明:僱主先提出推廣目標、在三打哈推廣專家幫助下制定推廣方案、自由定價、自由發佈任務;推手自由參與任務、公開交稿。三打哈所有正式發佈的推廣任務皆已收到僱主100%預付款項。推手做完任務,經僱主審核通過後,推手將得到80%的佣金,三打哈得到20%的技術服務佣金。
記者看到,儘管這個網站的僱主發佈量只要求一兩百條,任務標的最高也是1000多元。要求卻有高低之分,例如在各大論壇上發帖的,每稿1.6元;複雜點的則要求設計問題,並以不同的賬號在百度知道、新浪愛問、騰訊問問等裏面“自答自問”,要求問題有一定原創性,並包含客戶需要的資訊,且需要分開一定的時間間隔。每個問題可以有4元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