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接班的“三種方案”
“生育能力最重要,選婿接班最理想”
“我認為,民營企業家最大的競爭力是生育能力。”南京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茅寧此話一齣,令在場嘉賓和聽眾大驚失色,繼而,笑成一片。
“而且要同父同母的生育能力,最好2兒1女。”茅寧解釋説,這其實是接班的“三種模式”。對西方家族企業“富一代”的研究顯示,孩子一生下來,家長就已考慮這個問題。具體分配是:“一個兒子,從小在國內參加董事會,打小培養;二兒子送到國外去學習發展;一個女兒,用開放式引進人才(女婿)。”親子、女婿、職業經理人,三種類型利弊何在?論壇嘉賓提供的案例見仁見智。
A.親子接班型
典型代表:香港李錦記
與會嘉賓介紹,儘管有“富不過三代”的老話,但在國外及我國香港,選擇親子接班並基業長青的家族企業並不鮮見。“最長的已傳了1000年,都快成‘妖精’了。一開會家族成員會來2000多個。”王均豪介紹。這種傳承之下,一個核心的“家族文化建設”非常關鍵。
南京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系副主任彭紀生,則介紹了香港“李錦記”的家庭價值觀念。“有一整套關於傳承的‘家法’。”他介紹,李錦記目前已傳到第4代,並對第五代接班做出硬性規定:第一,不準晚婚;第二,不準離婚;第三,不準有婚外情。同時,必須經過大學教育,並在其他企業幹滿3年。進入家族企業也要通過考核,從基層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