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説中的少林藥局醫院,終於獲得批准了。昨天(12日),少林寺監院、少林藥局主要負責人釋延琳法師説,登封市規劃部門正式批准了少林藥局醫院的土地規劃,這意味著少林藥局醫院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
少林藥局醫院究竟是啥模樣?和一般醫院相比有什麼特殊之處?醫生哪兒來?藥品貴不貴?出了醫療事故怎麼辦?
啥規模 佔地140畝距少林寺3公里
少林藥局醫院建在太室山腳下,看病不用買門票。
“土地規劃終於獲批了。”昨天上午,説起規劃多年的少林藥局醫院,釋延琳法師顯得十分高興,“2008年,我們就把土地規劃報給登封市了,跑了兩年多,來之不易啊!”
釋延琳説,建醫院的打算早在少林藥局成立時就有了。“最初的名字是少林醫院,後來變成少林慈善醫院,最終,我們把名字確定為少林藥局醫院。歸少林藥局管理,用這個名字最合適”。按照規劃,少林藥局醫院佔地9公頃多,相當於140余畝。“醫院不會建在少林寺,也不會和少林藥局合併到一起,而是另選新址——在太室山的山腳下,距少林寺3公里。建在少林景區外面,來看病的人不用買門票了。”“我們已和當地村民達成了初步意向。”釋延琳説,接下來,還有很多問題要做,如環境評估、建築審批等,工作任務還很重。“我們建設少林藥局醫院的目的,就是推廣禪醫文化。”
啥特色 用“禪療、食療、功夫療”治病
醫院的根本是教育,是治未病。就是教人怎麼避免生病,吃什麼食物能治病。因此最顯眼的建築不是門診樓,而是禪修養心堂。
少林藥局醫院建成後,和一般醫院有啥不同?釋延琳給出了7個字的答案:禪療、食療、功夫療。
“病人來到這裡,我們不但要告訴你得了什麼病,為什麼會得這個病,還要教會你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釋延琳説,現代社會,人類患病的原因有三種,一是生活壓力大,思想壓力大所致;二是吃出來的,飲食失調所致;三是懶出來的,天天不是坐在辦公室,就是待在汽車裏,走路少、運動少所致。對待第一種病因,要用“禪療”,也就是通過禪修療法,減輕壓力,從容應對生活;對待第二種病因,採用“食療”,調理飲食;對待第三種病因,採用“功夫療”,也就是通過少林功夫導引健身,治療疾病。
“感冒了,來少林藥局醫院,醫生可能不會給你開藥,而是告訴你,回家應該吃點什麼,應該怎麼休息,應該怎樣鍛鍊。”釋延琳説,更多的可能是,治未病。“教你如何在辦公室裏用禪修的方法避免生病,告訴你什麼叫醫食同源,蘿蔔可以治什麼病,苦瓜應該怎麼吃,大米小米在什麼時間吃好等。總而言之,教育是少林藥局醫院的根本。”
在規劃圖紙中,看起來這所醫院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最顯眼的建築不是門診樓,而是一個叫禪修養心堂的地方,且分為兩塊,一塊是室內,一塊是露天的。“禪修養心堂是少林藥局醫院規劃裏最核心的部分。”釋延琳説,將來,病人主要是在這裡接受禪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