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造假?
馬繼文獲罪的另一個罪名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
在2010年的一審判決書中,臨縣公安局委託山西省公安廳的鑒定結論是:馬繼文和另一名村民趙學亮的“使用證”上,“臨縣人民政府”印文不是同一枚印章蓋章形成的。
據此,臨縣法院判決,他因此犯有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對此,判決書中沒有馬繼文的辯護內容。
老支書呂成陽説,在“小流域治理開發使用證”下發到村委會的時候,上面已經蓋有臨縣人民政府的公章。掌管村公章的村會計已經去世,已經無法追問村公章是誰蓋的。“土地面積沒有準確丈量過,是村裏估摸著填寫的。”
老支書在1994年離職,此後兩任村支書也沒有佔用馬家的地。
中國青年報記者問老支書:“縣裏有沒有説過‘小流域治理開發使用證’什麼時候作廢,以後不能使用?”
“沒有。他們買的也是合法合理的,治的也是合理的,法院判給他們家也是合法合理的。”
“村裏有其他人也和馬家一樣,土地被收回了嗎?”
“沒有。別家都還種著。”
“其他人還拿著小流域證,種這個地嗎?”
“拿著的。”
這位1965年入黨的老支書證實:“縣裏紀檢委來找過我作證,他們是下來作假來了。”
“他們把我作證‘小流域治理開發使用證’‘蓋有臨縣人民政府的公章’這句話劃掉,改成‘空白的’,叫我照著這個內容謄寫一遍。我當時不答應,説:‘你叫我這麼寫,不是叫我拿屎盆子往我自己頭上扣嗎?我可不寫。’他們説,不寫就不讓你回家,我兒子著急要回家,勸我寫,我才寫的。”
具有戲劇性的是,2009年將馬繼文判刑三年的審判長,和2000年判他勝訴的審判長正是同一個人——臨縣法院法官辛乃平。
子女失學,改名“無情”
從2000年開始,馬家的生活已大大偏離了正常軌道。
最初買的3孔窯洞,因為生計被迫賣掉了兩孔。前幾年大兒子一家住窯洞,而馬家老兩口、小兒子、女兒四個人,就擠在院內一間七八平方米的陋屋裏。
“原本我們家三個哥哥叫青山、青水、青田,我叫青娥,有山有水有田有娥,挺喜氣的,但現在都沒了。我三哥把名字改成了‘無情’,我改名叫‘冰情’……”馬冰情嘆了口氣。
馬家的女兒和兒子均考上了大學,卻因家境原因離開了學校。
馬無情在外打工,維持生計。這個輟學的大學生,説他自己經常陷入“失落、無助、仇恨”的情緒之中。
2004年,馬冰情在高考前退了學,但她還是想上學,於是背著一書包的獲獎證書去懇求校長:“我保證考進前十名,讓我參加高考吧!”最後,她以學校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榆林學院(當時名稱是“榆林農業學校”——記者注),但“大學上了沒幾天,就只好退學了”。
2005年冬,這個女孩在生日那天買了一輛大卡車,開始了沒日沒夜運煤、蔬菜等貨物的生活。
“我24小時一直跟車,司機能倒班,我就睡在卡車裏。臘月二十幾,別人回家過年,我還在大路上賣命地跑。開車煙塵大,滿臉都是黑的,有一次我們下車到飯館,還被當成了要飯的。”
她還運過蜂窩,“那一群群蜜蜂都跟著蜂窩飛,我們一下車扣上帽子就跑!”
“我想上學,當然想!我可喜歡讀書了,只要有機會,我還是想回學校。”馬冰情激動地説。
27歲的她至今未婚,“我現在天天擔心我爸的事。我爸被關進去六個月零三天了,人家聽説了也不願意啊。”她説著,又一次紅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