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億元汝窯筆洗現身廣東 藏者笑談值三個饅頭(圖)

時間:2009-11-20 08:57   來源:廣州日報


  

“佛山筆洗”側面真容。

  新聞背景

  對於北宋汝窯,最著名的描寫為明代畫家徐渭在其《墨芍藥》畫中題詩:“花是揚州種,瓶是汝州窯。注以江東水,春風鎖二喬。”北宋汝窯生産時期僅僅20年,因為是用寶石瑪瑙打碎後做釉,可謂是窮盡奢侈的瓷器作品,後世再無類似産品出窯。

  2005年8月13日北京中拍國際拍賣公司拍賣的汝窯天青釉洗,口徑13.3釐米,破碎為4塊,是經過修復的殘品,拍賣成交價577.5萬元。在古玩市場,一塊手指甲大小的汝窯碎片,也賣到1000元人民幣左右的高價。據介紹,汝窯是打碎瑪瑙做釉,即使是碎片也可以直接當寶石佩戴,足見其珍貴。

  佛山地區的汝窯收藏品中,南海羅先生這件直徑接近30釐米的大氣之作,“不僅是佛山地區,全中國目前也僅發現這一件。”潘源博物館潘館長説道。

  昨日下午,得到藏家羅先生特許,本報記者按要求獨家拍攝了這件汝窯,並探尋了其中三大傳奇之處,“目前來説因為是孤品,為了防止倣造,我們禁止任何拍攝,廣州日報拍攝的圖片,是第一張。”潘館長説道。

  探寶價:

  八年間價升百倍

  南海羅先生拒絕向記者透露該汝窯的具體收購價,不過他透露,“沒有用百萬元人民幣”。唯一可參考的是1972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拍賣出一件汝窯小洗,口徑8釐米,拍賣成交價154萬美元。按照行內專家的估計,雖然“佛山筆洗”為宋徽宗時期的三等品,但保存完好,而且造型獨一,價值在億元以上,八年間此筆洗漲價接近100倍!

  對於這些估價,羅先生並不為意,“我認為沒有那麼高價。讓我估計,它只價值三個饅頭!如果有一天我餓昏了,有人拿出三個饅頭,我就交易。”

  驗真品:

  罕見熱釋光技術確認

  熱釋光技術是為了鑒定古瓷器具體年代,被普遍採用的一個科學技術。不過,對於貴重瓷器來説,特別是汝窯,熱釋光技術採用非常罕見。因為檢驗時,需要鑽一個小孔,汝窯精細且小,用儀器去鑽孔,等於人為碎瓷。

  “佛山筆洗”因為造型相對較大,而且底部厚實,是汝窯中極少具備檢驗條件的。國內權威機構對此筆洗的科學檢驗報告,也證明確為真品,“北宋汝窯,至今850年左右歷史。”

  藏機密:

  特殊底部造型不外泄

  雖然“佛山筆洗”現在可以公開展覽,但防止被假冒,其外形特徵,尤其是特殊的底部造型特徵,屬於高度機密。

  記者在採訪時,還須與羅先生簽訂協議,不可以文字方式公佈具體造型,特別是底部造型,“現在的倣造技術十分高超,汝窯屬於天價藏品,如果外形完全洩露,就算只被倣造了七成,也可能會為一些藏家造成千萬元以上的損失,所以造型是不能外泄的。”潘館長説。

  戲説尋洗記

  一天午後,都城開封天色突然黯淡,北方戰事的告急文書不斷從城外傳來。坐鎮皇宮內的宋徽宗趙佶卻對國家大事不感興趣,他在等一批從河南汝窯最新出廠的瓷器,這次工匠們又有創新,一隻手也捧不過來的筆洗即將出産了!

  在蔡京、高俅等這些寵臣們的努力下,趙佶沒有等多久。很快,一批色彩溫潤,造型大氣的汝窯産品送到了他手上。讓趙佶不悅的是,其中一件足有兩個小孩手掌大的筆洗,內胎出現嚴重失誤,工匠甚至把自己的手指紋都印到了內胎上,部分還露出護胎的羊肝色。他給身邊的太監使個眼色,這座大筆洗被打上了“三等”的標記。

  讓趙佶失望的筆洗被打入冷宮,開封一大商人卻撿了個大便宜。按照北宋挑選汝窯的制度,一等品直接給皇帝;二等品,皇上賞賜給大臣做獎賞;三等品,才特許流入民間,讓巨賈購買。花了難以估算的銀兩,這位商人第一時間把筆洗供奉起來。

  時間一下跨到了清朝末期,一個出道多年的盜墓賊,在河南一個宋代大商家的墓葬中,翻出了一樣瓷器,在皎潔的月光下,盜墓者擦擦瓷器周圍的泥土,發現居然是完整的,而且手感溫潤如玉,散發神奇肉紅色光芒,他知道找到了至寶!

  但時逢兵荒馬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個珍貴的北宋筆洗,最終以一個奇低的價格,轉讓給了一個廣東商人。

  ......

  這一年,已是2001年,在廣州古玩街,有人急需錢,要轉讓一個北宋汝窯筆洗。南海的羅先生,有多年的古玩收藏經驗,經過仔細鑒定認為是一件稀世奇珍,從此留在佛山。

  2009年9月,在順德文化部門的支援下,潘源博物館在容桂開幕。這件歷經近9個世紀,幾易主人,價值連城的汝窯筆洗,終於得以與公眾見面。為了普及文物知識,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該筆洗經藏者羅先生同意,將長期在潘源博物館展出,免收門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