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獨龍族“最後”的文面女安度晚年

時間:2009-06-10 09:1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6月10日電(記者楊躍萍)異樣的面容,同樣幸福的笑容。獨龍族“最後”的文面女在獨龍江畔安度晚年。

  獨龍族婦女過去有文面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這一習俗遭到拋棄,獨龍族婦女不再
文面。目前,文面女不足40位,她們中最年輕的已年屆七旬。

  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龍元村,記者遇到了4位文面女。她們面部一串串呈淺黑色的圓形、菱形、X形、心形的刺紋圖形交織于細細的皺紋中,訴説著歲月的滄桑。

  名叫江桂清的老人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女人經常遭到外族擄掠,為了保護女人不被擄掠,獨龍族人家往往要在女孩成年前給她文面。

  也有資料稱,獨龍族婦女以前保留著文面的習俗,是以此作為美的象徵和區分氏族的標誌。

  不論文面目的如何,不容置疑的是,這一習俗給獨龍族婦女留下了傷痕,失去了自然健康的面容。江桂清文面時也就10多歲,族中長輩用骨針在她的面部刺紋,然後涂上從山裏採來的植物汁,臉腫痛了好幾天才結痂。從此,面部的刺紋便永遠伴隨著她。

  四位老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獨龍江。穿著紅色毛呢外套、頭係圍巾的色巴老人説,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巴坡。巴坡在2002年以前是獨龍江鄉政府所在地,那時從龍元村到巴坡要走三天三夜。

  説起這一輩子是怎麼“過來”的,四位坐在屋檐下聊家常的老人不約而同地説,“共産黨好、政府好,現在的日子最好過。”

  政府對社會發育落後的獨龍江實行特殊政策。與村裏許多人一樣,老人們現在每月固定有60元的農村低保收入,每年還領取政府發放的退耕還林補助糧,吃的、用的基本不愁。

  色巴老人一家很快要搬進新居了。利用政府資助的木材、彩鋼瓦,色巴老人家蓋了三間新房,原來低矮昏暗的木楞茅草房則轉做廚房。

  戴著一頂格子呢帽的丹紀老人總是笑瞇瞇的。老人勤勉操持家務,沒事時愛在屋檐下紡麻線、織獨龍毯。她身上美觀實用的獨龍毯就是自己親手織的。

  老人們説,我們要好好過下去,有生之年還想到縣城逛一趟呢。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