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湖南道縣"鬼崽"之謎:石像群姿態萬千跨時千年 

時間:2007-11-19 13:46   來源:湖南日報

“鬼崽嶺”千奇百怪的石雕人像 本報記者 張新國 攝

  在湘南道縣西南30余公里的祥霖鋪鎮田廣洞村境內,有一座神秘之山———鬼崽嶺。嶺勢巍峨,古木蔽日。山下泉涌,如珍珠串串;對著泉水高呼,呼聲高水也噴得高,呼到激越處,泉中氣泡沸騰而升。

  這裡滿山都是石刻人像。像態或立或蹲,或坐或仰;像高的有幾尺,矮的只有寸把;有的像懸在樹上,有的藏于樹蔸,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躺在水中。據不完全統計,嶺中的石像在萬尊以上。石像中,有的是手持朝笏神色莊嚴的文官,有的是躍馬仗劍威風凜凜的武官;有的是強壯雄健的男性,有的是大腹便便的孕婦……除了裸露在地表的近千件石像外,更多的石像深埋地下,有的深度在2米以上。其堆積特點極其明顯,按時代先後依次堆積,順序清晰明朗,越往地下年代越久遠。因山上擁有眾多石雕的“小人”,而當地人親昵地稱小人(孩)為“鬼崽崽”,也就叫此山為“鬼崽嶺”。

  大部分石像與漢魏時期“扁平人像”類似,石像顱頂尖削,前額突出,雙目深陷,鼻翼較高,顴骨豐隆,嘴部突出,面部五官輪廓模糊;大部分石像雙手隨意斜放于胸前,全身放鬆成坐姿狀,垂右腿曲左腿,呈交叉狀;有的石像服飾已經有唐朝後期的特徵。據專家考證,這些石像採用了大寫意圓雕手法,綜合運用了打、啄、磨技術;整個石像群成像的年代大致是戰國到唐代,跨越時空逾千年。

  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石像集聚於此?它們的作用是什麼?眾多疑問引起了國內社科界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這些石像在清朝中葉以前均無文字記載。在清光緒二十九年才立碑記之,由當地貢生徐咏撰寫碑文。碑文寫道:“有奇石自土中出,俱類人形,高者不滿三尺,小者略有數寸,奇形萬狀……”在同時代,當地貢生陳天兆在他的《遊躒頭水源神祀記》也記載了此事,但他説當地人對這些千姿百態的石像敬若神靈,原因是這些石像能預卜人生禍福,能助人們消除天災人難。每逢傳統節日,人們也必來此燒香化紙,以求得神靈保祐。

  上世紀80年代,道縣把“鬼崽嶺”的石像情況呈報給上級文物部門。文物專家考察後,初步認為鬼崽嶺是戰國時期的民間祭祀場所,遂被冠名為“戰國社壇”或“奇異文化”。2001年,永州市委、市政府邀請省社科界20余名專家前往考察,但沒有對其性質達成共識。2002年,北京社科院原院長高起祥等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這裡是人類原始祭祀遺址。也有個別專家通過考察還認為,鬼崽嶺祭祀與祭舜有關。

  由於年代久遠,又無史料可考,人們至今也就沒有對“鬼崽嶺”進行科學完整的考古發掘,所以它現在還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