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教育  >   正文

綜述:749萬中國高校畢業生的前途與選擇

2015年07月22日 14: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 中新社發 楊華峰 攝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馬海燕)激動人心的畢業典禮和校長寄語告一段落後,749萬中國高校畢業生們將奔赴新的人生起點,或就業或創業,或留在北上廣,或奔赴二三線城市,畢業生們的動向牽動著數百萬家庭的心。

  事實上,自2003年第一批高校擴招後的學生畢業,此後十多年,大學生就業難就一直成為話題。2003年畢業生人數達到212萬,2005年畢業生人數過300萬,2006年超400萬,2008年過500萬,2009年超600萬,2014年超700萬,年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一年更比一年難。

  北京某高校畢業生李軍(化名)畢業後選擇回家鄉。本來他在北京也找到了一傢俬企,但扣除保險、公積金之類後,2000元人民幣出頭的收入讓他不由得打起退堂鼓,“還沒有戶口,這點錢交房租了養活自己都不夠。雖説長遠看肯定會漲工資,但是考慮到北京高昂的房價,父母有限的支援,我想還是算了。”

  房子、戶口成了留不留得成“北上廣”最直接的理由。很多來自偏遠地區的寒門子弟尷尬地發現,儘管受惠于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得以上了以前不敢上的好學校,但畢業時發現面對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房子首付款,他們和大城市同學仍然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清華大學畢業生京外就業率已連續三年突破50%。而在十年前,80%左右的清華畢業生選擇留在北京。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其光説,清華畢業生選擇在京就業,一般都能解決北京戶口問題,但畢業生就業觀念已經發生轉變,加之北京人口調控政策和學校對畢業生的就業引導,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京外就業的現象。

  引導高校畢業生去西部、去基層一直是官方導向。無論是公務員招考需要基層工作經歷還是免費師範生、基層選調生、大學生村官等政策均出於為基層留人才的考慮。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對赴西部、基層就業的畢業生予以獎勵,獎勵總額達104.2萬元,共有676人到基層和西部就業,比往年有較大提高。

  玉樹抗震小英雄、清華大學法學院畢業生尕朋決定畢業後回家鄉,成為青海玉樹的一名基層選調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2011級免費師範生古麗加汗艾買提,因為給去北師大考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送維族小花帽廣為人知,今年畢業後她選擇回家鄉做一名老師。這些學生也成為中國大學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的榜樣。

  但榜樣畢竟是少數,更多學生去哪、做什麼還是出於自身考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許多大學生面對就業時的感受。有媒體報道,今年大學生期望月薪降至2500元,創5年來新低,調查發現已經簽約的大學生,平均實習月薪為1800元左右。

  在洶湧而來的創業大潮下,也有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某美術學院學生羅天倫畢業後沒有進入傳統的設計領域,也沒去考公務員,而是和同學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個茶室,有商業計劃書、有股權分配,做得像模像樣,但最終結果如何他也不知道,“試一把吧,不成再回來打工上班。”

  麥可思研究院發佈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4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9%,比2013屆高0.6個百分點,比2012屆高0.9個百分點,預計今年自主創業的人數還會增加。“4年內引領全國80萬大學生創業”,是官方實施的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目標之一,但距離發達國家的創業比例仍有不小差距。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無論是做移動客戶端,還是在淘寶開店,都是創業的一種。也許隨著觀念的改變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創業將成為更多高校畢業生的選擇。

  伴隨著中國調結構、促增長的壓力,伴隨著高校擴招,也許大學生就業難還將持續若干年。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生仍是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過渡的關鍵。在現有形勢下,每個學生認清形勢,分清自己的優勢和短板,腳踏實地,才能最終找到在社會的立足之處。(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