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70萬畢業生在粵就業 學生感嘆投20份簡歷才一個答覆

2013年07月30日 14: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廣州7月30日電 題:70萬畢業生在粵就業 學生感嘆投20份簡歷才一個答覆

  記者:楊薇

  699萬,這是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有媒體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44.2萬人,這是今年廣東省內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加上今年外省入粵求職以及往年申請暫緩就業的畢業生,預計今年將有70萬高校畢業生在廣東就業。

  同時,國內經濟發展增速放緩、需求趨緊,偏逢今年畢業生人數創新高,使得2013年被輿論稱作“史上最難就業年”。

  早在今年1月份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時,創歷史新高的報名人數就讓許多教育專家驚呼,考研熱背後折射的是今年就業形勢的嚴峻。果然,半年後,較往年相比並不樂觀的應屆畢業生工作崗位簽約率便印證了這一判斷。

  史上最難就業年到底難在哪?據調查,人才供大於求、企業招募高端人才需求減少、大學生就業期望過高都是造成此類群體找工作難的主要原因。

  廣州多場招聘會上,隨處派發的求職簡歷,凝聚嚴肅的表情,渴求用人單位簽約的眼神……這些均在招聘會上隨處可見。

  華南師範大學管理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丁叮表示,自己在參加大學城一場招聘會上,頂著太陽排半個多鐘的隊,終於在廣州一家鞋業公司投了第一份簡歷,換來的卻是不到3分鐘的面試。

  “我參加了十幾場高校專場招聘會,每場都遞交了不少於5份簡歷,此外我還每天網上投放10份,但差不多投了20份簡歷才換來一個答覆。”在面試完鞋業公司管理培訓生崗位後,丁叮累得坐在一旁休息起來,“我看這次又不一定有希望。”

  “找工作真的很累,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不停地等待著。”廣東商學院會計學專業畢業的王衛表示,以往他們專業學生的簽約率都達到九成以上,但今年則不到五成,“據已經簽約的同學跟我説,他們的薪水與師兄師姐相比也下降不少,可能今年形勢真的不太好吧。”

  據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一位畢業生透露,他們班裏共45名學生,到接受採訪時為止,僅一半學生找到工作。

  今年畢業于北京一所211大學的研究生許魏來到廣東尋求生計,她怎麼也沒想到有了研究生學歷還是難逃求職難的噩運。從今年3月份開學開始,她和周圍的同學都加入到了找工作大軍中,無奈投出的簡歷數不勝數,回音卻是寥寥無幾。

  “3年前本科畢業後,很多單位不錄用我們,我們以為是因為學歷低,3年後,同樣的職位,人家又要求有工作經驗。”沒想到3年過去,連當初許魏不滿意的工作單位都不容易找到了。

  許魏透露,身邊很多同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簽約的許多崗位是3年前本科畢業時就可以找到的工作,今年自己研究生畢業竟然還是應聘數年前同樣的職位,而且薪資待遇也沒有差別。

  找工作的大軍中,還涌動著不少“海歸”的身影;由於這幾個月是“海歸”們分批畢業的高峰期,不少從境外留學回來的學生都忙著趕回來找工作,而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自然成為“海歸”們的首選。

  但隨著本土應屆生素質的提高,“海歸”想找份好的工作也並不容易。半年前從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的研究生余南,如今在廣州仍未找到工作,據她表示,企業拒收她的理由多是因為其沒有工作經驗,而其他企業給她拋出橄欖枝,卻因薪酬問題談不妥。

  記者在一次招聘會上留意到,招聘單位發放崗位最多的為管理培訓生和儲備幹部,即使這樣,也吸引不少畢業生躍躍欲試。

  “儲備幹部是作為人才儲備著,我們通過培養試用後,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量才而用。”現場大多數用工企業都給出了這樣一個籠統的答案。不少企業也承認,這也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和用工成本的壓力有關。

  “儲備幹部,培訓期一年,專業要求會計學,待遇面議。”記者在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招聘廣告上大大寫著以上幾個字,不一會兒就吸引了14個人排隊等待面試。據該公司招聘負責人表示,這次他們只招4名畢業生。經過一輪面試後,這位負責人説,符合要求的求職者很少。

  “我發現90後畢業生大多定位不清晰,在求職中不管崗位符不符合自身定位基本都是大量海投,這也給企業留下不好的印象。”廣汽集團負責人表示,這也暴露了求職者不沉穩、對未來發展目標不明確的心態,建議求職者事先做好功課,了解企業的背景和崗位要求再投簡歷也不遲。

  “90後的求職者離職率很高,穩定性較低。”廣州保利物業管理公司的招聘人員説,90後求職者找工作更多是看中興趣,但其抗壓能力低於80後員工,工作中的一些小問題就可能引發辭職,此外,家庭的支撐、自我的個性也容易造成“不順心就離職”的非理性選擇。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辦副處長張偉強分析認為,90後畢業生更主張獨立,不希望工作有約束、能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度,加之珠三角生活成本的不斷提升,收入也是他們較為看重的一塊。綜上所述,一旦招聘企業所提供的工作性質以及薪酬無法達到他們的要求時,大學生們往往會選擇觀望。

  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爾新則表示,如今的就業難主要還是目前中國經濟結構處於調整期,導致企業對人才需要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再加上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專業與崗位難以匹配,“結構性就業難”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王爾新還強調,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大學畢業生數量持續增長,再加上畢業生就業期望與市場需求也還有差距,供求關係自然會顯得緊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要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必須形成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的合力,並努力探索長效機制。(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