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炎夏暑假時,從家鄉來清遠與父母團聚的留守兒童紛紛湧來。每年暑假期間,儘管有關部門多次提醒,但依然有不少被稱為“候鳥”的兒童因無人看管而出現意外。生命的逝去應該引起清遠上下深刻的反思:到底應該為“候鳥兒童”做些什麼?
今年暑假,這群“小候鳥”如同季節性遷徙一般,來到他們嚮往的清遠與父母團聚。然而,相對於家鄉熟悉的環境,這裡並非只會給他們帶來驚奇和快樂,同時也充斥著各種安全隱患。
忙於生計,分身無術,使得眾多外來務工者無暇照顧前來度假的孩子。特別是城鄉結合地段的出租房,一到暑假到處活躍著外來工子女的身影,在拆遷待建的工地上、廢棄的枯井邊、密布的電線下,那些無人看管的“小候鳥”們身邊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也讓那些在外工作的外來工父母提心吊膽。
為了迎接城市裏“假期突然出現的孩子”,有的單位和企業已經開始開辦農民工子女暑期班,解決農民工的後顧之憂。此舉無疑值得鼓舞和提倡,讓外來工工作的清遠成為其子女安全度假的樂土。
的確,政府部門和企業也為這些“候鳥兒童”的到來給予了各種關懷,但還要反思一下,究竟我們做得夠不夠?效果好不好?工作到位不到位?畢竟能夠參加各單位組織的公益免費活動的孩子只是少數。單靠幾個部門、一些單位和少數企業看起來喧囂一時的“風光”愛心活動,恐怕遠遠“止不了渴”,相對於龐大的“候鳥兒童”群體來説,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筆者以為,關注“候鳥兒童”,不能僅滿足於“蜻蜓點水”似地做一些表面功夫,更需要常規化的制度設置,儘量把工作做實在些、做超前些。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理應與時俱進,把關愛工作做得“細些、細些、再細些”。比如,督促施工方嚴格做好工地的圍蔽,加強對江河野泳者的勸導;發揮婦聯、團委等相關部門的主導作用,同時聯合企業、大學生、志願者和民間組織,共同參與,妥善安置好“小候鳥”們的假期生活等;外來工父母再忙也要警惕孩子的安全,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
説得細些,這裡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留守兒童的家在本社區、本地方,很容易掌握他們的情況,“候鳥兒童”不一樣,來了就來了,去了就去了,很難掌握到。因此,對於“候鳥兒童”的關懷還應有一個能涵蓋所有社區力量的機構,從跨社區的活動組織、從心理關懷、從親子溝通等方面來關心這些孩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隨著眾多觸目驚心的意外事故浮出水面,“候鳥兒童”的安全問題已向社會敲響警鐘。今天,清遠留給“候鳥兒童”的印象,將深深影響他們未來對城市的態度。“候鳥兒童”的生存狀況,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整個區域的用工,這也是誘發用工荒的原因之一。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希望全社會特別是政府相關部門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君)
[ 責任編輯:張瑞宸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
原稿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