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調查:打工子弟學校關閉後,被分流學生今何在?

2013年06月13日 14:43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距離2012年7月16日北京市第一新公民學校關閉,至今已近11個月時間,這所專門招收外來工子女的學校關閉後,北京市教委對學生進行了分流。公益組織新公民計劃對學校854名學生展開分流調查,共收集到746名學生的有效資訊,完成了《第一新公民學校學生分流情況調查報告》。被分流的學生們在新的學校、在老家、或者在我們不知道的某個地方過得如何,對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打算?

  被迫返鄉者,逾三成再回京

  據調查顯示,27%的學前班學生返回老家,其比例遠遠高於1~5年級(15%)和6~8年級(11%)學生的返鄉比例。

  當問及家長出於什麼原因將孩子送回老家上學時,36.36%的受訪學生家庭選擇城裏的新學校交通不便,主要問題集中在兩點:一是孩子太小,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接送,而孩子獨立上下學面臨安全問題讓人擔憂;二是學校離家太遠,路上浪費時間太多,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這兩個無法解決的難題促成學生無奈返鄉。

  2013年北京市朝陽區小學入學工作指南指出:申請在我區就讀的外省市的適齡兒童,由其父母持暫住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開具的在京借讀證明、全家戶口簿、出生證明等聯繫就讀。

  “去年學校關閉,教委沒有對學前班的學生進行分流,而是要求按照新生入學來辦理手續。因距離、“五證”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家長找不到合適的學校,因此只能被迫選擇讓孩子回到老家就讀。”新公民計劃負責學校工作的魏佳羽説。

  去年分流時116名返鄉的學生之中,時隔半年之後有42名學生又重新回到北京,佔到全部返鄉學生的36%。而當時留京就讀的學生中,只有4%的學生返鄉。

  外來務工人員雖然都有個“老家”,可是那個家已變得越來越遙遠,甚至已成“回不去”的故土。據新公民計劃去年“六一”聯合全國8所城市的10家社區機構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這些孩子有70%在學齡前跟隨父母從農村進入城市,生活在各地城鄉接合部或城市內打工者聚居的地區,均就讀於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或指定接收外來工子女的公立學校。這些“生在城市”或“長在城市”的孩子與他們的父輩完全不同,他們已經是準城市居民,沒有父輩那樣濃厚的戀鄉情結。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段成榮教授曾經分析,這些打工子女已經與“老家”失去了聯繫,其中很多已經完全不具備在“老家”生活所需要的各種文化、習俗和知識,甚至連語言都不通了。城市將別無選擇地接納他們成為自己的成員。

  大齡流動兒童出路待關注

  “這就是你的命!”一位無奈的父親對將要失學的孩子反覆説道。在新公民學校關停的那一刻,張然的父親面臨著尋找新學校的難題。獲悉樓梓莊學校是孩子就讀的分流點,於是,這位父親略微舒緩了內心的不安。眼看著新學期就快要開學了,他帶著孩子去學校報名,但卻被老師的一番話給説愣了:“學校滿了,你們來晚了,現在一個不收!”

  眼看著希望落了空,這個父親陷入了無比的內疚和無奈:“沒辦法,這就是你的命啊,你姐也是在這個學校讀書,都好好的畢業了,而當你讀的時候,這學校就給關了,這是你的命啊。”張然才15歲,父親就給他找了所培訓學校學習電腦,現在張然在一個單位實習。

  魏佳羽告訴記者,“這只是失學孩子的一宗個案,但它卻反映了無數在京就讀孩子面臨失學的無奈,由於政策、環境等原因隨遷子女異地就讀受到諸多限制,需要辦理借讀證、無法參加中考、高考,因此很多學生即使能夠在城市就讀,也會面臨很多的困難。”

  參與調查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生長在城市,他們理所當然地要求得到和其他人完全相同的待遇。而他們較父輩更具有維權意識,過早地踏入社會,對於他們的未來以及這個社會會帶來哪些影響,目前還難以預料,但大齡流動兒童的出路問題需要慎重對待。(記者 車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