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高考首日多地考生冒雨應試 作文題再成熱議焦點

2013年06月08日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高考首日,多地被降雨攪亂了考試節奏,但考生依舊淡然應試,家長依舊焦急期冀,網友依舊對高考作文題目充滿好奇。考場上發生的些許窘態糗事,也變成了“高考季”的一抹點綴。今日,高考行進入第二天,考生也即將展開他們的第三場“戰鬥”。

  多地考生冒雨迎來高考“首戰”

  高考第一天最讓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除了考試發揮,就是天氣情況。北京、寧波、杭州等多地在大雨和暴雨中迎接高考首日,不能算是幸運。降雨除了可能對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臨場發揮和心情等造成影響,還可能導致交通擁堵等狀況發生,從而影響考生及時趕赴考場。

  雖然面對的是瓢潑大雨,但一些家長還是選擇在考場外與自家孩子“並肩作戰”。有些家長披雨衣撐傘在門外守候,還有些則在附近尋些遮蔽物躲雨。他們時而焦急遙望,時而會跟身邊的家長討論孩子備考情況、猜測今年的考題難度。

  大雨擋不住南京84歲考生汪俠的腳步,這已經是他第13參加高考,因為遲到,他錯過了早晨的語文考試。汪俠曾表示,健康情況允許,他不把參加高考當是負擔,也不會拿它當榮耀。“人都有點理想,有點信念,有點追求,我不是追求名利,對我來説考學歷是種樂趣,搞專業也是樂趣。”

  網友熱議作文題 感慨當代孩子不易

  7日上午,首門語文科目考試一結束,網路、微博就已有關於各省市高考作文題目的相關資訊流出,引起網友的廣泛議論。

  北京以“文學家和科學家的對話”為材料,要求考生議論“愛迪生如何看待手機”;福建卷要求考生以顧城的現代長詩為切入點,寫作超過800字的文章;山東卷讓考生根據“莫言被挑錯別字虛心接受”材料自選角度撰文;天津卷則讓考生以“___而知之”填字作文……

  材料作文再度成為今年高考作文命題方式主流,但這些“不限題目、不限體裁”的開放性題目卻遭到了部分考生和網友的吐糟。“材料晦澀,不知所云”,“題目開放,發揮空間大”,“題目開放,難度更大”……對材料作文的命題方式,評價不一而足。

  有微博網友看過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後直呼“好難”,認為“現在的孩子果然厲害多了,我看到這些題目都暈了,比申論難多了。”還有網友表示,看完2013高考作文題目,最慶倖今天考試的不是自己。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長期以來中國學生都是以應試的思路對待高考作文,不習慣於不設框架、不設主題的考察方式,應試教育體系培養出的學生,在日常的作文寫作中也習慣了主題先行的模式,不適應就一件事情給出自己的觀點,保持獨立的思考。

  相比于過去命題作文的單一主題和條條框框的寫作要求,如今的材料作文無疑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也給了考生提供了更為靈活自由的發揮空間。但是,在一些專家看來,如今各地頗具新意的作文命題方式依舊還有“新瓶裝舊酒”的痕跡。

  考場內外“囧事”仍不鮮見

  遲到、遺失准考證、暈倒、棄考、延時交卷……每年“高考季”,考場“囧事”都會是一個引人熱議的話題。今年的開考日,除了北京、寧波等地的暴雨,似乎沒有太多“波瀾壯闊”的畫面。

  遙想去年“高考季”,上海一考生因自行車故障遲到2分鐘被拒考場外,母親下跪哀求,考生試圖翻墻入場,這場“跪地求考風波”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今年,考生的審慎,加之交通等部門的服務措施,有關考試遲到的報道相對已大為減少。在北京,僅7日上午7時到9時,因交通擁堵等困擾,警方就解決了40起考生求助。

  再如,受強降雨影響,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境內多處地區草場、道路、橋梁被淹、部分地區交通中斷,6月6日上午,內蒙古額爾古納市消防大隊利用裝甲運兵車等特種車輛運送交通受阻地區考生提前抵達高考考場。

  即使如此,考場內外的“囧事”仍不鮮見。例如,7日上午,在四川宜賓一中考點,一女考生因痛經臨開考20分鐘時在考場內昏迷。同考場一男生發現後,立即抱起昏迷女生往校外跑,守在校外執勤的交警接力開車將女生送醫。男生隨後滿頭大汗地返回考場,而昏倒女生也在打完針後堅持返回考試,僅遲到兩分鐘。這一行為受到網友廣泛讚譽。

  高考首日,考場內外發生的“插曲”較之往年似乎不夠“聳動”,但“陪考大軍”雨中駐守,百萬豪車愛心送考,蘭州老爸穿超人裝為考生鼓勁,天津城管大媽組團助威……這些畫面卻定格住緊張情緒之外的溫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