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如何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

2013年06月05日 09:09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訪談嘉賓:

  中國地質大學學工處處長 沙淑清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工作處處長 王化深

  北京理工大學招生就業工作處處長 李振鍵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 蔡榮生

  編者按:

  每一所大學都有她獨特的氣質和性格。大學文化,是大學思想、制度和精神層面的一種過程和氛圍。在分數夠到之外,考生其實應該想一想你更喜歡和怎樣的大學“相處”。四年,甚至更長時間,怎樣的選擇才能讓你的青春在終將逝去時仍然心情激動、無怨無悔?

  同層院校,優先選專業

  記者:對於考生來講,當心儀的專業不在心儀的學校,該優先專業還是學校?

  李振鍵:考生如有比較明確的專業特長和成長志向時,可優先選擇專業;但如果尚未有清晰的定位時,可優先選擇學校。在選擇學校時,應著重參考學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學術水準和本科教學水準;國際化教育程度;畢業生就業情況,校友分佈和發展情況等。

  王化深:不同檔次的學校以選擇學校為首要考慮問題,同檔次學校應首先考慮專業。所謂不同檔次和同檔次如果按高考分數區分應在五十分左右。以北京地區高校為例,清華、北大、師大和人大應為一個檔次,而北郵、北航、北理、北交及北科等可以作為一個檔次考慮。看上去同檔次學校之間有分數差距,但卻不可填報在一份順序志願中。

  沙淑清:有人認為選一個社會需求大的專業比選一所名牌大學更為重要。我認為,考生首先要選擇一個相對層次較高的院校,在層次相當的院校中,主要是首選專業。

  蔡榮生: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大學的學科建設水準,學科建設水準是大學水準和聲譽的集中體現。一所高水準的綜合性大學之所以享有崇高的聲譽,具有一批優勢的學科是必然條件。考生選擇一所大學,並不僅僅是選擇在哪接受什麼樣的專業教育,更重要的是選擇和接受這所大學的文化。

  將來就業及深造時沒人去查你的高考分數

  記者:除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幾所學校之外,適合學生分數的往往會有一批高校,在這些高校之間該如何選擇?或者説根據哪些因素來權衡定位自己的目標?

  王化深:各校高考錄取分數線由其辦學歷史、綜合實力形成,但更為重要的是其社會認可度,有些學校雖然分數高一點,但就某些專業而言社會並不認可,而某些學校綜合實力弱一點,但其若干個專業卻被社會追捧。若為滿足某些家長以及社會的虛榮心,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一個高檔次的學校可以理解,比如能上清華不上北交。但是在一個檔次內,去選擇高幾分的學校而不選擇優勢專業則是得不償失,萬不可取。道理很簡單,雖然按高考錄取分數線確實能看出綜合實力的差距,但在就業及深造問題上則沒有人去查你的高考分數,而只是看你是哪個學校的哪個專業。國內外高校及社會人士都會有相同認識。而大學畢業後就業深造則是考生首要考慮的問題。

  選擇學校要重點關注學校的辦學歷史、優勢特色學科、師資隊伍,實驗及教學平臺和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不要只憑感覺來定位。某些學校具有很好的歷史、傳統、校風、教風和學風,在某些行業具有獨領風騷的作用,在國內外都得到認可。需要説明的是有些學生只根據校名就判斷這個學校是如何如何,卻不知這些學校還有一些具有相當優勢的學科和專業及其他專業。建議認真閱讀該校招生簡章和上網了解該校全部真實情況。

  選擇學校時“稍保守”一點,以“把握比較大”為宜,不要僅憑自己曾經一兩次考出過能“搭上”某較高層次學校的分數,就要“衝一衝”。實際上冒這樣的風險毫無意義,大學畢業不一定是許多學生的學習終點,要考研等深造,且經過努力要比用高考進名牌大學容易得多。相反,一味無把握的追求名牌大學目標可能會導致一般大學都難進的後果。建議選擇“還算滿意”的大學。這樣,填報第一志願學校會很輕鬆,自己也不會有太大壓力,考試會發揮很好,可以進這所大學的較好專業。

  蔡榮生:一所有生命力的一流大學,永遠是開放和包容的,當然也有自己的脾氣秉性,每所大學所追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理念不一樣。在分數適合多所高校的情況下,應當先了解各校的文化底蘊,傳承的精神和人才培養的理念,熟悉各校的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結合個人的專業興趣和發展方向選擇適合的高校。

  李振鍵:無論從繼續深造或者進入職場,大學等學術機構或者用人單位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本科學歷出身。甚至有些城市或企業在接收畢業生就業時實行差別待遇,如果有多種選擇時,首選考慮選擇“985工程”等重點大學。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