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勇和他的博士生導師。 圖/受訪者提供
加拿大皇后大學。 圖/受訪者
海外讀博艱辛網帖2天引發2萬點擊 雖是極端個案卻可見北美嚴謹學術制度
出國留學,海歸博士,在不少人的眼中,算是功成名就;然而,過濾了光環,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掙扎?
最近科學網博文《一位海歸教授 “悲慘”的博士經歷》的作者陳華勇,用他的文字,真實記錄了他的“悲慘”博士之路——苦等一年項目落空,兩年科研項目無疾而終,再兩年完成博士論文,兩年修改,前後近七年拿下博士學位。
在獲得眾多網友追捧的同時,他説寫文章是想激勵眾多正在答辯的學生,功夫終究不負有心人。
“有不少人羨慕我的‘成績’,其實不要只看到我現在的一些‘光環’……我近乎‘悲慘’的博士經歷只是我眾多磨難中的一部分……”
北大畢業立志出國讀博
5月20日,現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地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華勇在博文《一位海歸教授“悲慘”的博士經歷》中道出“成績”背後的“悲慘”。在短短2天,吸引了近2萬的點擊量。
本月,正值地化所博士論文答辯,有些學生進展不順利而有些垂頭喪氣。陳華勇觀察到國內一些博士答辯有人情關係,留洋的他曾浸染國外純潔的學術風氣“終生受益”,而身邊的大部分人也認為他“一帆風順,令人羨慕”,事實上並不如他人所想。他覺得有必要借此答辯之機寫下博文鼓勵學生,也分享求學的“悲慘”經歷。
1994年,陳華勇考進北京大學學習礦床學(如何找礦),在學業上順風順水,直接保研碩博連讀。5年後就可以拿博士學位。然而,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出國風氣正濃,陳華勇身處其中,心潮暗涌。同學口中的國外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令人羨慕不已,讓當時“打開了好奇心”的陳華勇在國內不太想待了,想出去見見世面。
在長期追蹤國外礦床學前沿時,陳華勇就見識到國外科研水準的先進。研究生二年級時,陳華勇向北大導師提出中止碩博連讀,再讀一年拿到碩士學位就出國。這時恰逢一位加拿大“大牛”導師Alan Clark 對這位中國學生熱情地伸出橄欖枝,給了全額獎學金,毅然決定前往。
“放棄碩博連讀機會,還交了2萬多元國家培養金。”當時的陳華勇在掙扎後,離開北大前往加拿大留學。他豪情壯志,取得北大學士及碩士學位,身上載譽“北大學術十傑”,他立志三年拿下博士學位。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