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最難就業年”帶來的反思是什麼

2013年05月20日 15:28 來源:山西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全國畢業生數量達699萬,比總人口數為630萬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還要多69萬人。

  理論上講,大學畢業生就業本應該不成問題,問題在於現實生活中工作崗位的數量與結構均存在問題。從供給角度看,既存在畢業生不願從事的工作崗位,也存在著因畢業生自身因素而不願或無法從事的職業。

  眼下,制約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因素很多,主要來自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主觀上看,與大學生個人自身條件有關,諸如求職心態、學習成績、能力素質、就業成本、可雇用性能力、職業成熟度等對就業競爭力的影響。客觀上講,與當前的高等教育體制、政府政策及社會需求有關,諸如就業市場的有效性、課程設置的指向性、就業指導的力度等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此外,大學生的家庭類型、家庭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等也間接影響著他們的就業意願和就業選擇,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順暢或困難、就業途徑多樣或單一、就業範圍寬泛或狹窄。

  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究竟要讀什麼?畢業後,又能做什麼?面對“考霸”“面霸”越來越多的情況,面對“畢業即失業”的大學求職軍團,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大學生究竟怎麼了?大學生為什麼如此選擇?高校怎樣培養人格健全、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高校專業設置怎樣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國外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和就業促進的措施可以歸納為三大類:需求促進措施、供給促進措施與供求匹配促進措施。需求促進措施的核心在於鼓勵創業精神,扶持創業行為,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供給促進措施的關鍵在於改進教育培訓體系,注重進行市場激勵,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鼓勵大學生從事特定的職業。供求匹配促進措施重點關注大學職業指導體系的完善,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和成功創業。實踐證明,通過畢業生、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改革教育體系、改進市場機制、強化職業指導、刺激創業活動等措施,對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提高能産生有利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就業率提高的關鍵,高校尤其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大求職技能的培訓。當下,高校必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需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做到人才的培養適應市場的需要,使畢業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服務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各種行業。至於畢業生自身,要把握就業的主動權,就必須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全面提高,以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越來越高的要求。郭立場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