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對復旦投毒案輕巧解讀
偵辦復旦投毒案的一位警方人士透露,目前這起投毒案件正在審訊中,嫌疑人的動機尚不明晰。網上最新的説法是誤殺。寢室裏住了3個人,兩個廣東的鬧矛盾,林某投毒要殺的是另一個人,結果黃洋誤喝了水。此説法未經官方證實。(《錢江晚報》4月17日)
名牌高校,學生互戕,投毒弒人,情結跌宕……在窺私欲主導的媒體關注下,這幾日,《復旦投毒案嫌疑人的謎樣人生》等遊走在八卦與新聞間的資訊甚囂塵上。在真相尚未塵埃落定的時候,各種版本的猜測與聯想充斥在網路間。關注與關心,其情可諒,而牽強附會的説教與反思,顯然無異於在“復旦投毒案”事件上第二次投毒。
校園投毒案確實是中國高校時隱時現的一道暗傷: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華、北大先後發生了兩起學生鉈鹽中毒案件。除涉嫌人為作案外,鉈鹽未按劇毒品管理是重要原因。其中,清華女生朱令,終身致殘,而此案至今未破。我們還會想起2004年的馬加爵案、揚州大學秋水仙鹼投毒事件以及2007年中國礦業大學鉈鹽投毒案。但是,在做出評論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弄清事實,否則,一些批評和指責將缺少依據。
目前,復旦投毒案真相還有待掘進,作為關鍵證據的“N-二甲基亞硝胺”未必一定出自校內,復旦校方稱,“有毒化合物並非來自學校實驗室,並稱網上也可購買”。在這樣的背景下,指責劇毒化學品的“校內管理制度”,似乎難免無的放矢的嫌疑。
不少人翻出嫌疑人微博中的只字片語,譬如稱受害者為“黃屌絲”,又譬如其最後一條微博稱,“有時候挺痛恨這個行業的,名義上叫做醫生,但是面對病人,尤其面對那些急切想從這裡解決困惑的病人,幫忙總不能幫到底,好比帶一個問路者走了一段路,然後跟他説,你找別人幫忙吧”——屌絲之稱,可以是挖苦嘲諷,也可以是親密關係;至於微博上的生活感言,你可以看成是“恨意昭然”,我也可以讀出自勵之意。僭越司法程式,而對“嫌疑人”以立場先行的理念,去拼湊“鐵定有殺人的持久動機”之邏輯。這和通過“突審”、讓“驚魂未定”的張氏叔侄交代犯罪事實,不是一樣的路數麼?
至於大學生的心理疾患,這固然是真命題,但也不是事事都能與心理不健康扯上關係。有人説,調查表明,近40%的大學新生和50%以上的畢業生,存有不同的心理問題,其中“人際交往、學習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困境”是最為突出的四大“心病”——此事提醒我們關注高校的心理健康問題。只是,沒有復旦投毒案,高校心理健康就可以忽略不計?或者説,如何證明這就是一起“心理案件”?已有證據否決了坊間的所謂“競爭説”、“感情説”,我們何以憑空論斷出當事人心理有恙?
一個最淺顯的邏輯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拋開身份標簽——高校、研究生、醫學等,事件還剩下什麼呢?真要追問的話,“誰”、“怎樣”去殺人,遠不如“為什麼”更有意義。對生命的輕賤與冷漠,也許比劇毒的化學物質,更凶險。
這世間,空泛的大道理其實最沒有道理。歷史上一頁頁的荒謬與不堪,往往多是因為受到隔靴搔癢的道理所蠱惑,刻骨銘心的真相反而顯得那麼蒼茫遼遠。復旦投毒案也好,任何公共事件也罷,推理或演繹,總得依託于確鑿的是非、明晰的真假之上,輕漫解讀,不僅無益於弄清真相,也容易模糊了很多真正值得反思與警醒的地方。(鄧海建)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