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住宅限購的目的、“十二五”規劃擴大內需的重點戰略、市黨代會確定的首都功能定位、45國遊客72小時過境免簽新政,節假日出行擁堵的解決之道……昨天,全市7萬考生赴93個考點參加2013年市公務員考試。與有意避開一切熱點的“國考”不同,京版“公考”緊密圍繞時事民生,時政考題的題量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行測”時政題量增加
昨天進行的北京市公務員考試分為上午的“行政能力測試”和下午的“申論”。其中行測共計135題,總題量與前兩年一樣,包含五大部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
歷來包羅萬象的常識考題分為單選和多選題,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生物、醫學等科目。比如古代根據月亮變化情況來記月、中醫預防疾病的原則等。有考生反映,京版“公考”與去年底進行的“國考”最大的區別是,時政類題目較多,而“國考”則有意避開了所有的熱點時事。這位考生回憶説,時政考題考得很細,“十二五”規劃和十八大精神各有一道原文論述的考察內容,還涉及政治協商制度和1927年八七會議,經濟改革、南海爭端、基尼系數等題目也非常契合熱點話題,就連元旦剛剛出臺的45國遊客北京過境72小時免簽也納入了此次考題。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考題還提到了婚戀引起的經濟學現象、收入分配問題。中公教育專家李國斌認為,政治常識題目難度適中,由現實引發的對身邊經濟生活的思考,材料數據也緊貼民生,符合公務員考試考查的一貫特色。據悉,今年時政考題為10道,比去年增加了4道。
與“國考”不同的是,京版“公考”今年依然設置了15道“言語理解與表達”類考題,這在全國是獨此一家。李國斌表示,在數量關係與資料分析的考查趨勢上,考察重點、考點分佈都在向國家公務員考試靠近,都強調了對思維能力的考查。
“申論”題目貼近生活
公務員考試的重頭戲“申論”昨天拋出了黃金周出行擁堵的“難題”。考題圍繞“科學管理與文明出行”展開,涉及“高速公路免費”、“節假日交通擁堵”、“帶薪休假”等多方面的現實問題,給出了16個材料。中公教育專家吳紅民表示,材料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但每個材料字數卻有所減少,總體來看減輕了考生的閱讀負擔。
申論題型依然延續了概括、分析、對策、作文的模組。要求考生根據給定材料,概括贊成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政策的主要依據;再結合材料中某省強制執行帶薪休假的措施談看法;並向政府今後如何緩解避免節假日出行擁堵提出建議;最後圍繞“科學管理與文明出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不少考生反映,申論題目貼近生活,“這個話題大家都有的可説”。相比幾年前的“物質化時代的精神家園”、“國人讀書少”、“國民素質”等話題更為“實在”,比“治理馬路攤販”、“聽證會”等考題也更為“親民”。
新聞連結
平均競爭比約為18比1
本次招考共設職位3675個,報考人數6.7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3萬人,平均競爭比約為18比1。從報考人數看,最受歡迎的崗位當數昌平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監察員、海澱區地方稅務局的納稅服務、朝陽區稅務局的稅源管理三個職位。前兩個職位的報名人數均破千,最熱職位競爭比例達到117比1。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