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調查檔案
比起面臨中考、高考壓力的中學生,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相對輕鬆。可是,在心心唸唸地盼來了寒假之後,很多小學生卻絲毫沒有放假的感覺。家長們早早地制定好了孩子的寒假日程表,背著書包穿梭于各個不同的輔導班、興趣班之間,寒假儼然成了第三個小學期。這樣的寒假是孩子們想要的嗎?當孩子在日記中寫下“媽媽,我也有自己的計劃。”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應對?
【事件回放】
小學生程程在日記裏這樣寫道:“媽媽,我也有自己的寒假計劃。”上小學四年級的程程學習不差,可假期負擔還是很重。課業輔導班每天上午三個小時,書法班每天下午兩個半小時,電子琴每週六、週日下午各兩個小時。程程寒假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要與這些輔導班相伴了。“我特別想過寒假,可卻不是這樣的寒假。”程程説,“我想在假期和同學們出去玩,去書店看看漫畫書,每天練練琴,多陪陪爺爺奶奶,不也挺有意義的嗎?”
和很多家長一樣,程程的媽媽給孩子報的都是“拖時間”的班。“我和老公都要上班,放假了孩子在家沒人照顧不説,要是成天看電視、玩電腦那還了得?我給她報班,是想讓她成績不要落下,假期也不會太單調。”
孩子錶達自己的想法時請接納和傾聽
很多和心理學有關的書籍都會提到,孩子幼年時和父母的關係會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他是否能夠有效地管束自己,是否能夠充分接納自己的同時也信任別人,是否能夠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許多看似獨立的問題,聯繫在一起,往回追溯,問題的根源往往都指向了幼年時代的親子關係。小學階段是孩子開始發展自主性的時候,也是孩子的自我同一性開始萌芽的時候。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要做什麼?”等問題。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太過權威,不給孩子自己思考和探索的機會,孩子在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上,就可能停滯下來,或者,漸漸走向另一個極端——逆反。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説起自己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叛逆,老愛和自己對著幹,親子關係中充滿了抗拒和各種矛盾衝突。這往往是孩子小時候在發展自主性的階段,父母總是擺出拒絕的態度埋下的種子。”錢捷説,“所以,當孩子對你説:‘我也有自己的寒假計劃’的時候,他是想要看看父母對此的態度——你是否接納他。”
回想一下,當孩子對你説,“我也有自己的計劃”時,你的第一反應是怎樣的?是斷然拒絕,認為還在讀小學的孩子懂什麼,還是給予鼓勵,坐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在假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期待假期裏好好地休息一下;有的孩子想要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的孩子需要在學業等方面有所提高。在錢捷看來,比較妥善的方式是,當孩子錶達出自己也有假期計劃的時候,父母要能夠坐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因為那裏麵包含了孩子的需求。”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在日記裏寫下“我也有自己的計劃”,或者會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來。有些孩子可能會有其他的表達方式。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更多的關注,去發現孩子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有的孩子比較內向,或者平時就被父母、老師壓抑了一些東西,變得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察覺到和孩子溝通不暢,搞不懂孩子到底要什麼的時候,父母可以考慮帶著孩子求助專業人士。或者參加一些專業機構組織的活動,加強親子溝通。”
珍惜為孩子“重新注入關注力”的重要時機
對於不滿十歲的小學生來説,他們在開始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也面臨著個體獨特性受到挑戰的狀況,在學校裏,他們遵守各種規則,同時,得到的關注度也比以往下降了很多。所以,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説,假期是非常重要的休息,在假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獲得“關注力的重新注入”。
對此,錢捷解釋説,上學的日子,孩子每天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裏上課,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回到家裏,如果作業繁重,可能除了吃飯之外,就是一頭扎進作業中,等到作業都完成了,也就該上床睡覺了。所以,寒暑假對於孩子來説,是家人團聚的寶貴時間。他們可以重新得到家人的陪伴、關注。
對此,在學校工作的余智華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要知道,孩子通常都是很期待假期的,他們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消化那些在學校中積累起來的負面情緒。有的孩子可能會告訴媽媽:‘放假了我就想玩……’這個時候,家長要給予孩子陪伴和接納,不要急著給孩子安排各種興趣班、學習班。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可以在家做全職家長的,那更不要錯過假期裏和孩子的相處。不妨利用假期放慢節奏,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培養學習習慣重在讓孩子感受到樂趣
假期中保持作息規律也是很重要的。余智華建議説,孩子的基本作息可以和上學時稍有不同,比如,早上睡得晚一些,但是不要超過上午8點半,晚上可以睡得比上學時稍晚一些,但是儘量不要超過夜裏十點半。
對於父母是雙職工的家庭來説,兩位專家都建議,假期裏可以讓孩子和老人多一些親近的機會。錢捷建議説:“在精力、體力允許的條件下,老人不妨和孩子一起出遊,去公園遊玩、去博物館看展覽等等,這是孩子接觸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方式。而且,相對於年輕的父母常常對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有時候還會有抱怨,老人往往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欣賞和鼓勵。”
“在聽取孩子的想法後,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假期的安排,把每天的日程表列出來,包括起床的時間、學習的時間、做家務的時間、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戶外運動的時間等等。可以請家裏的老人來‘監督’孩子是否完成了這些安排。”余智華還強調,“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在假期中提前學習下學期的課程,這並不是個好主意。這可能會讓孩子在課堂上覺得無聊——因為那些內容都不新鮮了。假期中的學習,更多的是要讓孩子體會樂趣——我們説的學習不只是課本知識,還包括幫助大人做家務、參加一些活動等等。”
現在,寒假已過。余智華提醒家長,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下一個假期可以提早準備,努力讓孩子過得更充實更愉快。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