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年輕的校園特約撰稿人:不受約束 走自己的路

2013年02月18日 11: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黃泓翔在厄瓜多加拉帕格斯群島與野生海獅在一起。黃泓翔提供

  紐約時間1月20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黃泓翔,結束了他的秘魯之行返回校園。在秘魯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對中國礦業與秘魯的社會、環境的衝突及其影響進行了調查,目標是首鋼和中鋁,中國的海外投資是他一直關注的話題。

  這只是黃泓翔進行的眾多獨立調查之一。2011年從復旦大學新聞專業本科畢業進入哥倫比亞大學至今,黃泓翔數次前往南美洲厄瓜多、巴西亞馬遜地區進行獨立的調查,關注的範圍不僅限于中國的海外投資,也有土著人的生活、野生動物的走私網路等。同時,他也是《南方週末》、《中國新聞週刊》、《南風窗》等國內多家媒體的特約撰稿人,還在CAPE(全國青年實踐網路)上發表了很多文章。這位因為“愛聽甚于講”而選擇做記者的男生談起現在的生活,首先提到的卻是兒時的理想。

  小時候的理想是當探險家

  中學時的黃泓翔看書很雜,尤其喜歡看《哈爾羅傑曆險記》這一類的探險小説,“我媽幾乎每天去圖書館借一本書,”“毫不誇張地説,圖書館的書,我感興趣的基本全看了。”黃鴻翔看書速度還很快,有時候一晚上就能看完一本。

  看書的習慣黃泓翔一直堅持到高二。

  小説中的故事和情節讓黃泓翔對探險充滿興趣,“亞馬遜、非洲,這些都是我的夢想之地,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探險家。”

  高中的時候,黃泓翔聽説家附近的山上有一個舊時留下的土匪洞,下面連通著一個城市直到大海的大洞穴,這激起了黃泓翔探險的熱情,他拉上一個特別要好的同學,一同去山洞“探險”。但是費了一番力氣找到那個洞之後,卻發現那個洞已經塌了,只剩下一個很黑暗很小的洞。黃泓翔有些害怕,但是“冒險的氣息吸引著我”,猶豫了很久,他和同學還是一起鑽了進去。進去之後發現那個洞並不深,當然,兩人也沒能找到那個傳説中的巨大的地下土匪洞。但是黃泓翔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望,“我覺得探險重要的並不是結果,而是尋找的過程。”

  高考結束之後,黃泓翔打算以拍紀錄片的形式暗訪汕頭周邊的醜惡現象,他在聲明中這樣寫道:“有危險。但是,我決不是為了送死才去的。”但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身邊朋友的認可和支援,大家紛紛持反對意見,有的説“我們閱歷還不夠”,有的説“我們還是要先學會保護自己”,這個結果令黃泓翔有些失望,但也引起了黃泓翔更深的思考。他在這件事之後的日誌中寫道:“我們也許真的做不了許多。然而,正如那個在海邊把擱淺的小魚扔回大海的少年所説的一樣,‘我所做的,也許對大海沒有什麼影響,但對小魚卻有很大影響。’”

  不受約束,就更容易走出自己的路

  對於生活中的這些事情,大多數情況下,黃泓翔的父母都很支援。

  黃泓翔從小就特別喜歡動物,他曾在家中養過很多小動物,除了常見的魚、鳥、兔子、龜,還有很多人會害怕的蜘蛛、蜥蜴。但黃泓翔的父母對此很寬容,任由他飼養。

  尤其是黃泓翔的母親,一直都很尊重他的意願,用黃泓翔的話説:“我媽就是慈母,她很縱容我,或者也可以説很信任我。”

  初中的時候,黃泓翔的成績一般,但中考時超常發揮,考到了全市最好的高中——金山中學,但是因為不喜歡約束很多的寄宿學校,他堅持要轉到次於金山中學的汕頭市第一中學。當時,家裏人除了黃泓翔的母親,都十分反對,但是母親尊重他的選擇,支援了他的決定。

  剛到汕頭市第一中學的時候,黃泓翔很出名,因為中考成績是800分,最初被很多同學稱為“八百”。進入高中後,黃泓翔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一直很好。2007年夏天,黃泓翔順利考入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後來因為對記者這個職業感興趣,又轉入了新聞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

  説起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黃泓翔很感謝家庭給予自己的自由,“家庭給了我自由和時間,大概反而是因為自由,所以我也會認真去想自己該做什麼。雖然一些事情上比較不受約束,但是總體上我也很自覺。不守規矩,不受約束,有時候也就更容易走出自己的路。”

  “不是不能做,只是沒有去做”

  中學期間,黃泓翔的性格一直有些內向,喜歡安靜,不太喜歡説話。但是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暢談自己的理想,常説以後要一起去非洲、南美洲探險,去保護自然,黃泓翔也很慶倖初中時朋友的陪伴,能夠讓自己一直堅持理想。現在回憶起當初,黃泓翔十分感慨,“那時候他們都很支援我,但真正一直‘野’下去的只有我自己,我其實也挺難過的。”

  高中剛轉學到汕頭市第一中學的時候,因為性格內向,黃鴻翔最初總是獨來獨往。當時的班主任吳老師看在眼裏,特地找了些同學讓他們主動去接近黃泓翔。事後從同學口中得知此事,黃泓翔很感動,“她很像我母親,很慈愛,也很縱容我,當時在她那裏感覺很溫暖。”

  黃泓翔一直很想實現和兒時夥伴去探險的夢想,所以就經常鼓動他的老朋友們,張喬楠是唯一一個被黃泓翔“忽悠”去非洲的。張喬楠説,亞馬遜也是他從小的夢想,“所以他去亞馬遜的那段時間,我看到他實現自己的理想,真為他高興,又有些羨慕。他是一個敢想敢為,堅持目標的人。”

  黃泓翔説,很多朋友説過很羨慕他,説他實現了他們的理想。但是在他個人看來,走到亞馬遜,走到現在也不是很難,“有些事情不是能不能做,只是有沒有去做。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綁住了自己,自己説不行或是不可能,就阻止了自己。家庭和學校對我的寬容,正好打破了這種約束。”

  “優秀”是在黃泓翔生活中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詞語,他常説要變得更優秀,即使在很多人看來,他已經足夠優秀了。在黃泓翔看來,優秀是相對的,而足不足夠取決於自己的目標。他説:“優秀是一個讓我‘患’強迫症很多年的詞,我覺得優秀是一個人能夠保護你所珍視的人和事物的力量。它包括內心的堅強、勇敢,也包括外在的經驗,技能。我覺得之所以探險,也和我追求優秀的執著有關,而探險本身也充滿了理想的氣息。”(呂晨瑋 夏天怡 本報記者 周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