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誠實守信用,曾是中華民族的高尚品德,也是自古就推崇的基本行為規範,如今卻漸漸被很多人遺忘。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佈的《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出,中國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程度在進一步擴大,社會總體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為59.7分,進入到“不信任”水準。專家對此提出,社會誠信已經到了警戒線,由此導致社會衝突增加,中國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
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
在此次調查中,社科院藍皮書課題組對北京、上海、鄭州、武漢、廣州等7個城市的1900多名居民進行了詳細訪問。結果顯示,社會總體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為59.7分,進入到“不信任”水準。具體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下降,超過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從行業和部門來看,人們對商業、企業信任度最低。同時,官民、警民、醫患等社會關係的不信任程度也在進一步加深。
這次調查反映出中國社會誠信缺失的種種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人與人之間出現了信任危機。以前,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沒事串個門兒;年輕時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學後經常去鄰居家吃飯;誰家做了好吃的會和大家一起分享;鄰居家來了客人,如果主人沒在,其他鄰居還會把客人請到自己家裏招待,真可謂“遠親不如近鄰”。而現在,很多人卻是鄰里相逢不相識,平時見面不打招呼,甚至連一個微笑都沒有。有的人和鄰居住了好幾年,都不知道他們姓什麼。在鄰里關係淡漠的同時,還有不少人因為生活習慣、噪音等各種問題,和鄰居産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感嘆:人人都有朋友,但卻不敢相信朋友。職場上爾虞我詐,很難交到知心朋友,一旦發生利益衝突,立刻翻臉;生活中的一些所謂好朋友只能“同享樂”,不能“有難同當”,你有困難,其他人可能會以各種理由躲得遠遠的;有時朋友越熟,越可能上當受騙,很多人做傳銷等事情時,都先拿“熟人”開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張建新指出,“殺熟”現象的出現標誌著社會信任降到了最低點。更有甚者,為了爭遺産、房産,不惜和親生父母、兄弟姐妹反目成仇,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降到冰點。
熟人都如此,更別説陌生人了。上海媒體做過一項調查,超過90%的人不敢相信陌生人,僅有2%的人表示可能會讓陌生人進家門。陌生的短信、電話不敢相信,站在街頭的可憐人不敢幫助,十多歲的孩子出門,家長還得陪同。
記者目前也做了一個實驗:在北京市海澱區五道口附近,記者以“手機沒電,有急事”為由,隨機向10名路人借電話。結果只有兩人願意借,其中一人還要求由他本人拿著手機讓記者接聽。在隨後的街頭采訪中,有不少人坦言:“現在除了父母,幾乎沒人能相信。”也有很多人認為:“在當今社會講誠信就是吃虧。”這兩個觀點與以下調查結果不謀而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調查顯示,在近三年“最信賴的人”排行中,父母一直高居榜首。在人際交往範圍中,41.1%的人只有1—3個可信任的人;上海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調查表明,誠信成為“吃虧”的代名詞,90.2%的人認為誠實守信在不同程度上會吃虧。
2009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敲響了食品企業誠信缺失的警鐘,隨後不斷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染色饅頭、皮革奶、地溝油……一次次拉大了消費者與企業之間信任的距離。同時,房地産、教育業、廣告業的誠信口碑也在每況愈下。2011年,“郭美美事件”引起軒然大波,讓人們第一次強烈地對政府和一些機構産生不信任感。《小康》雜誌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曾做過“中國人信用大調查”。在行業榜上,仲介服務業、食品業、廣告業、房地産業和保健品業被評為“誠信形象不佳的五個行業”。此外,超五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或相關機構,組織行為透明度不高,比如財務收支、公車數量不公開等。
當所有的不信任集中在一起時,社會氛圍就會改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冷漠。面對誠信危機,很多人覺得個人力量渺小,於是隨波逐流,一再放低道德底線,看慣了就不以為然了,於是就出現了‘小悅悅’事件、老人跌倒不敢扶的事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