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3月8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行政部門重視民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甚至有單位將“蒐集輿情”工作向外招標,花錢請人監看電視政論節目。
據報道,為即時反映民意,臺當局行政部門各顯神通,不少部門鎖定政論節目,要求部屬下班後輪班監看;臺當局“行政院農委會”自製談話性節目,並設計“更正函範例”教戰準則;“警政署”更派人在PTT(網路電子佈告欄)八卦版發帖,回應網友提問。
臺當局“新聞局”每年編列120萬元新台幣委託民間收視調查公司,進行電視輿情蒐集,鎖定監看TVBS新聞臺“2100全民開講”、三立新聞臺“大話新聞”、中天新聞臺“新聞現場”及東森新聞臺“攔截新聞”等政論節目,並通報各部門相關內容。
監看公司發現狀況有異,會以簡訊示警,“新聞局”也會通知相關部門;若來賓談話內容錯誤,行政部門要自己出面澄清,次日再將“政論節目輿情回應內容建議表”回傳“新聞局”。最近有行政部門悄悄跟進,也上網向外招標蒐集輿情。
為了強化輿情反應,臺當局“內政部”訂定一套“電視政論節目輿情回應機制標準作業流程”,並製作流程表轉發所屬參考,要求即時澄清政論節目的錯誤陳述。
國民黨民意代表多認為“重視民意,總是好事”,但是否要到“招標”的程度,就有待商榷。
民意代表林鬱方表示,很多發達國家都會監看談話性節目或蒐集網路輿情,臺當局做法沒什麼不好;但只要是委託招標,就是一種商業行為,最好還是行政部門自己蒐集資訊,“假如國民黨部能自己做最好”。
國民黨籍民代李鴻鈞也説,尊重民意當然非常好,但政論節目和網路“都不代表百分之百的民意”,甚至可能是偏頗的、極端的民意,“只代表一部分民意”;太過重視“結果可能不會更好,反而更糟”。李鴻鈞認為,其實臺當局“研考會”就可以扮演蒐集民意的功能,只要“部會”首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根本不用太在意網路和政論節目有何民怨”。(張辰劍)
[ 責任編輯:Jen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