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研究稱南投“蘭蘭”基因與2000年前野豬幾乎相同

2009年04月28日 11:1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4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透過考古遺址出土野豬的古代DNA序列分析,定義原生臺灣野豬粒線體DNA序列,結果找到南投野豬“蘭蘭”的基因與2000多年前出現在臺東舊香蘭遺址的野豬幾乎相同。

  報道稱,為了尋找臺灣野豬、家豬馴化與南島語族人類遷徙過程三者的相關性,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朱有田率領研究團隊與臺灣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從臺東舊香蘭考古遺址出土的豬遺骸和現生臺灣野豬的DNA序列比對,希望找到臺灣遺址出土豬只和現生臺灣野豬粒線體DNA序列間的關聯。

  研究團隊在全臺各地尋找活體野豬與原住民所收藏的野豬骨骸,截至2008年底共分析80頭野豬,與臺東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野豬粒線體DNA做“親緣關係”比對,發現只有49頭野豬與遺址出土野豬DNA位於同一個生物分枝 (clade),另外31頭“野豬”被列為蘭嶼島豬或外來豬種分枝,證實臺灣野豬遭受外來豬種基因滲入。

  其中,在南投人和村找到的活體野豬“蘭蘭”,在709個粒線體控制區 (control region)核(廾甘)酸序列中,和2000年前舊香蘭的野豬只有2個核(廾甘)酸差異,DNA序列幾乎是一模一樣,是目前發現與舊香蘭考古遺址出土粒線體遺傳距離最接近的活體臺灣野豬。

  朱有田説,出現于臺東舊香蘭考古遺址的豬,證實當時豬和人類已經有密切的接觸。至今,臺灣野豬依然在原住民的文化祭儀和榮譽象徵上演重要角色。

  臺大利用遺址出土的豬骨骸粒線體DNA,找到最接近史前豬的野豬,打開了臺灣動物考古的大門,臺灣未來也將利用此方法建立臺灣原生物種基因庫。(羅煜明)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