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9月13日北京消息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11日落下帷幕。在本屆展會中,對臺特色成為最大亮點。不僅有4200多名臺商、95個臺灣工商團體參會,更有包括國民黨中常委曾永權、金門縣縣長李炷峰、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臺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賴正鎰等知名人士共襄盛舉。最引人注目的是,國臺辦主任王毅親赴廈門宣佈五項對臺最新利好舉措。
兩岸經貿合作將邁向更高層次
在7日舉行的“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上,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發表了“促進兩岸交流大發展 開創和平發展新局面”的演講,提出要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大力推進兩岸産業合作拓展領域、提高層次;切實推動兩岸金融合作取得實質進展;探索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再一次表明瞭大陸對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合作邁向更高層次的堅定主張和一貫態度。
在隨後舉行的第三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商務部也對如何促進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表示:大陸將積極推動企業赴臺投資參與臺灣經濟建設。
從臺灣近年來的經濟表現看,2000年至2007年經濟成長率僅達4.08%,失業率高達4.26%,每人平均收入年增率僅為2.71%。面對窘境,臺灣業界期盼開放陸資入臺、呼籲兩岸經貿合作更上一層樓的呼聲日益強烈。
而大陸政策層面的善意釋放,可以説是充分考慮了臺灣産業界的迫切需要和呼籲。不少與會學者在對兩岸經貿現狀和解決方法進行探討時,都欣喜地表示了對兩岸經貿發展前景的樂觀態度,認為“在臺灣股市低迷經濟唱衰的關鍵時刻,大陸方面的力挺彌足珍貴。”期許兩岸穩步向“經濟共同體”方向前進成為臺灣學者們的一致願景。
與此同時,在兩岸形勢發生積極變化,一系列交流新舉措相繼出臺的背景下,兩岸金融業合作將獲實質性進展,銀行、保險以及證券等領域合作均有望進一步提速。
兩岸旅遊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在本屆投洽會期間舉行的第四屆海峽旅遊博覽會上,兩岸業者共簽約旅遊投資項目48個,總投資達128.74億元,海西旅遊區區域合作聯盟(廈門)宣言,首次舉辦了海峽旅遊“1+1”洽談會,兩岸旅遊合作全面開花,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國臺辦7日在廈門宣佈:“凡持有效往來臺灣的通行證及簽注的大陸居民,今後可以經金門、馬祖、澎湖往來大陸與臺灣本島;首批開放赴臺旅遊的大陸13個省市居民,今後可以赴金門、馬祖、澎湖旅遊,並經金門、馬祖、澎湖赴臺灣本島旅遊。”這條“第二通道”的開闢,無疑給兩個月來因赴臺陸客人數不如預期而焦慮的臺灣業者打了一劑強心劑,有業者就表示:新政策有如一場及時雨。
“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沈冠亞認為:新政策的出臺意味著一個跨越海峽的兩岸旅遊合作區已經初步形成。“遊客通過廈門-金門-臺灣路線赴臺旅遊,實現“截彎取直”,旅費大大降低,航班更加靈活。“陸客通過澎湖金馬赴臺以及《廈門宣言》的簽署,絕不僅僅對海峽旅遊産生深遠影響,更會對兩岸旅遊合作甚至兩岸四地大旅遊圈的最終形成産生積極作用。”
就在國臺辦宣佈開放13省市陸客經由澎湖金馬赴臺旅遊的同一天,閩粵浙贛23個省轄市旅遊局局長在廈門簽署《廈門宣言》,合力打造對臺旅遊前沿合作平臺,將海峽旅遊區打造成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後的第四大旅遊板塊。有業者大呼:“赴臺旅遊將進入一個突飛猛進的時期!”
臺灣知名政治評論人江岷欽向本網記者表示:酒香不怕巷子深,大陸方面利好頻密,臺灣方面也應加強修煉內功,拷問自身。而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林進榮深信:“透過真誠的努力和一步一腳印的磨合,兩岸四地大旅遊圈也終將不會停留在構想層面。”
兩岸人員交往將迎新高潮
更深層的意義不止於此。有專家指出: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進一步發展,兩岸人民將因交流的增多而産生更深厚的情誼,這可以化解過去因為種種原因造成的隔膜,增加互信,營造更加和諧的氛圍。
國臺辦7日宣佈的五項新措施中,關於開放臺胞簽注點、臺胞證編碼規則變更等便民舉措為往返兩岸的臺胞送上了最貼心的服務。受惠最深的臺商普遍表示,終於貫徹一人一號,終身不變的政策,免去五年一次的“陣痛”,可謂大大便利、大快人心。對此,評論人江岷欽認為:手續的便利將引領更大的交流浪潮。“只有持續擴大交流,讓民間有更多了解機會來消除誤解隔閡,才能達到兩岸民間的大融合!”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7日參加第三屆海峽西岸經濟區論壇時透露,至今年上半年,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海上“小三通”累計運送旅客已突破300萬人次。而促進兩岸往來新舉措的頒布,預計將會對“小三通”帶來更大刺激。
有學者表示:國臺辦受權宣佈的五項新舉措,可視作大陸對發展兩岸關係信心的具體指標,隨著兩岸交往的大門進一步打開,兩岸民眾的交流將迎來又一輪新高潮。
今年10月以後,兩岸交流將好事連連。包括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赴臺再磋商、“團團、圓圓”入島安家,以及一年一度的國共兩黨論壇都已排上日程,可謂“好事不斷”。必將延續兩岸關係今春以來的發展勢頭,進一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進一步造福兩岸同胞。(記者 李徽)
[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