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托舉生命的鏟車
7月30日,天空放晴,北京密雲葡萄園村的洪水已退去近兩日。35歲的鏟車司機王天宇回到這里。眼前,清淤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和兩天前數臺鏟車同時救人的景象不同,路上作業的以挖掘機居多。
看著房屋上洪水淹沒的痕跡,王天宇坦言:“還沒緩過來。”
連日來,北京密雲遭遇特大暴雨,多個鄉鎮受災。28日清晨,洪水灌進密雲水庫旁的太師屯鎮葡萄園村。
家住附近太師莊村的王天宇,一早接到朋友電話,請他幫忙去葡萄園村看一看失聯的家人。不到7點,王天宇開著鏟車抵達現場,眼前是他未曾見過的景象:“四周都是水,一米多深,還在不斷上漲。”
葡萄園村是太師屯鎮鎮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約2000人。據密雲區統計,在本次強降水天氣過程中,流經葡萄園村的清水河,洪峰流量達2800立方米/秒,而清水河近10年的平均流量僅1.62立方米/秒。
猝不及防的上遊來水,讓葡萄園村陷入危急。救援力量陸續抵達,然而愈發高漲的洪水卻阻擋了救援人員的道路。
此時,鎮上建築工程公司的鏟車出現在村中,一些水庫漁民也開著衝鋒艇駛來。這些來自周圍村莊的群眾,帶著平日營生的工具,組成一支臨時救援“先遣隊”。王天宇沒有猶豫,立刻加入救援隊伍。
“10點,村里有些地方的洪水已有兩米多深。”王天宇開著鏟車,經過倒塌的院牆、房屋。一路上,他的目光掃過被困村民,有的坐在窗臺上,有的站在房頂上……
“看到一個救一個!”王天宇是個鏟車“老司機”,但在深水中操控、行進,還要保證被困人員安全踏入鏟鬥,難度不小。
和王天宇組隊的,是來自東田各莊村的漁民王利新與王利國兄弟、來自北山村的個體戶王衝、葡萄園村的段曉成。
有的地方水太深,鏟車開不進,王利新、王利國兄弟倆便把衝鋒艇開到被困群眾跟前,將他們運送到鏟鬥中,再送回鎮里的集中安置點。
王衝回憶,村里一個大院門口有一道坡,湍急的水流沿著坡一瀉而下,形成一個大水坑。衝鋒艇馬力不夠,衝不出水坑,只能靠人涉水,將艇上的老人小孩一個個拽著、拖著、背著送回鏟鬥。王衝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到水坑邊,感覺洪水從膝蓋一點點沒至腰部。
“洪水翻滾著,不知道水下是什麼情況,現在想起來很後怕。”王衝說,“當時除了找人、救人,腦子里啥也沒想。”
一時間,原本在工地上作業的鏟車隊伍,在泥流里來來往往,宛若“生命之舟”。
“我們這輛車估計救了100多人。”王天宇的鏟車從早上洪水泛濫到傍晚洪水退去,幾乎沒有停歇。
29日,王天宇等人的事跡被媒體爭相報道。有網友稱他們為洪水中的“鏟車俠”。這天傍晚,他把鏟車開到附近的修理廠做檢修。由于進水,鏟車的前橋、後橋、變速箱出了毛病。到了修理廠他發現,不少參與救援的鏟車都在排隊等待修理。
“災後重建如果還需要我的鏟車,一定上!” 王天宇說。(記者陳鐘昊、魯暢、夏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