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抓住夏日契機升溫“清涼經濟”

2025-07-30 11:23: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推動夏日“清涼經濟”全面升溫,消費市場呈現出諸多亮點,消費新場景精彩紛呈,釋放消費活力,以夜間納涼、消暑避暑旅遊為核心的體驗型消費不斷迭代升級。

  “清涼經濟”作為提振夏日消費的重要引擎,對於促進相關産業發展、打造經濟新的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強力推動下,“清涼經濟”增勢迅猛,相關數據顯示,以空調、電風扇為代表的清涼電器類産品銷量大幅提升,排名前五的黑龍江、遼寧、湖北、吉林、貴州環比增幅高達183%、178%、170%、164%、144%。解暑和健康防護需求也呈現爆髮式增長,碳酸飲料、冰淇淋等品類成交量環比增長超過75%,清涼眼罩銷量環比增長超10倍,成為今年夏天的爆款。
  縱觀今年的“清涼經濟”,呈現諸多新變化新趨勢。在需求層面,居民群眾對産品和服務的品質與體驗要求逐步提高,消費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優不優”,消費需求特徵更加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願意為更健康安全、更環保節能、更多創新功能的産品和服務支付更高價格。在供給層面,新技術賦能夏日消費,即時零售、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涌現,夏日消費場景不斷創新。例如,在義烏商貿城,設計新穎、重量只有100克的防曬傘,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布料升級更涼爽透氣,設計更修身時尚的瑜伽服造型防曬衣火爆熱銷。電商平臺和品牌加強線上線下聯動,直播帶貨快速發展,體驗場景的搭建極大促進了消費增長。也要看到,消費領域仍然存在不少制約因素,阻礙著未來消費持續擴大。産品和服務供給品質不高,消費場景創新仍然不足,消費環境仍然不優、消費維權還需加強,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領域監管亟待完善。這些問題成為制約夏日消費持續擴大的重要難點堵點。
  下一步,應緊扣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抓住夏日消費時機,加強産品上新、服務更新、場景創新,全面營造良好消費環境,進一步點燃“清涼經濟”新引擎。
  推動産品煥新升級。抓住防曬消暑納涼熱度,多措並舉擴大優質清涼産品供給,不僅要在涼蓆、空調服、風扇服、沙灘鞋、速幹衣等用品上提品質、重設計、強功能,還要在清涼飲食上發力,抓住夏季開拓市場的好時機,適時推出應季新品、自製清涼飲品,滿足居民群眾健康飲食需求。借助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鼓勵相關企業積極研發新産品、開展促銷活動,平臺商家開展即時配送服務,讓消費者以優質品質、實惠價格、滿意速度暢享清涼夏日,激發居民群眾消費意願。
  創新夏日消費場景。推動傳統商業設施向社交化載體轉變,加強零售、餐飲、文化、娛樂、體育等多元業態創新融合發展,創新豐富夏日消費場景和消暑納涼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如上海推出室內滑雪場,受到市民和遊客的熱烈歡迎,不僅帶來較高的客流量,同時也帶動周邊酒店預訂率提高;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在景區推出漂流,在城市建設水上樂園,讓遊客在飛舟浪尖上體驗快感,在水域世界中感受悠閒,極大提升消費者體驗感,更好滿足居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要。
  加強新業態新領域監管。建立健全監管部門、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多元共治監管體系,完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強化網信、數據、稅務等部門間監管執法協作,實現監管“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嚴格線上銷售商品品質監管,夯實平臺管理責任,確保線上線下商品同標同質。及時查處違法違規和侵權行為,保障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知情權等合法權益,縮短消費維權時間,降低消費維權成本。健全直播帶貨服務標準,厘清直播平臺、電商經營者、主播各方責任,強化交易全流程服務保障,及時回應消費者合理訴求,不斷凈化網路直播購物環境,提升網購服務體驗與管理水準,營造安全有序消費環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琛偉 王皓田 作者分別係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