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雙向奔赴’,奔對了!”
【連續報道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 畢業季,我們去西部】
光明日報記者 張文攀 閆磊
一場大雨,消了幾分暑氣。7月25日一大早,河南小夥兒安勳勳走出宿舍,匆匆趕往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工作單位——位於寧夏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六盤山實驗室。
這是他入職培訓的最後一天。走進實驗驗證中心,“一對一”導師李強帶著他邊走邊看,仔仔細細講解大口徑球閥的設計、裝配、製作、生産流程,還時不時地讓他“上上手,找感覺”。
安勳勳聽得入神、試得專注,李強拿道難題考他,他也能答得頭頭是道。李強讚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過關!下周就正式上崗,參加新項目研發。”一聽這話,安勳勳喜得雙手攥拳,給自己喊了聲“加油”。
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的碩士生安勳勳,7月初一離校就徑直來銀川報到了。他告訴記者,選擇西部,“可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深思後的堅定。”
2024年秋天,他與長三角地區一家鋼鐵企業達成了初步就業協議。可沒過多久,他的心意卻“動搖”了——其後一場場就業宣講中,他深深地被祖國西部所吸引。“我覺得,在那片土地上更能發揮自我價值。我從中看到了專業發展的無限機遇,感受到了蓬蓬勃勃的活力!”
於是,今年春天,當新型科創研發機構——六盤山實驗室進校園招聘時,安勳勳早早地坐到了宣講會臺下。
“我聽出了寧夏對創新的重視和對人才的渴望,還捕捉到了關鍵資訊——有院士專家團隊領銜科研創新!”會後的交流中,他更是發現,實驗室的人才培養方案非常符合自己的職業預期,銀川市提供的生活補助、人才公寓、評價認定等“政策大禮包”,也給他吃了定心丸。
他同宿捨得一位陜西小夥兒,也被寧夏吸引了。幾場宣講聽下來,倆人湊到一起,把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城市環境、發展空間好一番討論,最後一拍手:“走!”
就這樣,安勳勳來到了銀川,陜西小夥兒則去了石嘴山一家新材料企業。
“出了火車站,第一眼就覺得天藍地闊,景色特別美!”更美氣的是,他一來就入住了青年人才公寓,還被安排在大型研發基地,跟著專家團隊學到了很多新知識。
“這場‘雙向奔赴’,奔對了!”安勳勳的話語裏充滿憧憬:“很期待在這裡闖出一片新天地!”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