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經濟觀察丨新業態、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務貿易交出高分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服務貿易在我國經濟成績單中表現出色,不僅增長勢頭良好,更萌生出了新業態、新模式。從數據“來數加工”,到文化産品全球“圈粉”,再到中國服務解決方案出海,一條“創新驅動、多元發力”的服務貿易增長線清晰可見。
乘“數”而上
戴上VR眼鏡走入百萬幅名畫
在上海臨港,僅這一個片區內就聚集了20多家“來數加工”企業,在這間工作室裏,義大利博物館數據庫授權的350萬幅名畫,正在這裡變成可以漫遊的三維世界。
上海臨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廖慶華:通過人工智慧的技術,我們會把這些樹木、雪、飛過的鳥都復原出來,受眾只要戴上一個VR眼鏡,他就可以走進這幅名畫,在裏面自由地遊覽。
記者了解到,企業處理的數據全部來自義大利,對數據處理者的藝術理解、動畫渲染等能力都有很高要求,數據經過加工後,再通過專線傳回義大利。
上海臨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廖慶華:希望把我們中國的設計師的“紅利”給用起來,我們可以把大量的設計師聚攏在這個平臺,為海外的IP做內容開發。
技術含量高
專家“精細”把關專業大模型
同樣是在上海臨港,在這間辦公室裏,300多名“訓練師”,正在給海外用戶訓練專業大模型。
上海臨科智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數據總監 李科:我們現在涵蓋的行業主要是自動駕駛、智慧製造、醫療、教育。例如這個項目,它是一個國外的數學題大模型的一個項目,數據做完以後就是可以訓練到我們大模型裏面去,讓它的數學能力能夠更強。
從給自動駕駛“拉框”識別紅綠燈,到訓練專業大模型,“來數加工”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企業開發的預標注系統完成基礎判斷,剩下的“精細活”則得靠專家把關。
上海臨科智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數據總監 李科:並不是説簡單的一個數據標注人員就可以了,更多的是我們行業的專家,我們今年整體的人力也比去年是多了一倍,工位預計到今年下半年能夠很快坐滿了。
多項制度創新
加強算力公共服務
今年上半年,上海臨港有20多家企業開展了“來數加工”業務。集聚效應的背後,蘊含著多項制度創新。加強了算力公共服務,中小企業無須自建昂貴的伺服器,也能實現“按需購買”,調用算力資源。設立試驗機房,讓企業在機房裏將新業務先跑通再開展國際業務。
愷望數據首席執行官 于旭:我們開放數據的子公司已經落到這邊來,預計7月底到8月初就要正式入駐進來。
關鍵領域産業鏈加速形成
圍繞數據的處理、加工與應用,一條以“來數加工”為核心的産業鏈正在上海臨港加速形成。在安全合規、數據技術、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已有33家服務機構在此落地。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數據處處長 陸森:我們已經在數據跨境領域積累了15家企業,備案了17個場景,合規化的跨境已經超過了1000多個G的數據量。
遊戲出海
“玩”出服務貿易新增量
看完了數據的“來數加工”,再來看看另一個服務貿易的增長點——遊戲産業,這也是服務貿易中的重要類別。
當前,中國“遊戲”正在用新設計和新技術,打開服務貿易新藍海。今年上半年,深圳遊戲海外收入佔全國近五成。
02:14
最近,一款“種花”類的遊戲在泰國大火。打造這款遊戲的團隊只有十幾人,卻讓遊戲在泰國吸引了每天2萬的用戶。秘訣,是每朵花背後的文化內涵。
深圳天苻科技創始人 王子磊:我覺得審美的元素其實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比如説這朵花,其實它是一個結合廬山瀑布的一首詩,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還有二十四節氣元素的花,玩家也是非常感興趣。
今年上半年這家企業的新遊戲已經推廣到亞洲五六個新增國家和地區。下一步,設計師們還計劃將中國的傳統節日、中華美食等元素融入遊戲,推往歐美市場。
深圳天苻科技創始人 王子磊:下半年準備更大規模地推廣一個美食題材的遊戲,估計會向10多個地區測試這款遊戲。
在深圳,聚集了超4000家遊戲企業,形成了“大廠引領+中小團隊創新”的産業鏈生態。也為遊戲出海提供了支撐。動作捕捉技術是遊戲生成中的關鍵一環。在這個動作捕捉基地,為了還原遊戲中的太極動作,工程師引入了AI演算法技術,並在場地佈置了70台全球頂尖攝像裝置。
騰訊動捕基地負責人 袁培友:它對指法、掌法,還有這些拳法,它的細節要求特別高,我們特意在每個手指上多貼了兩個點,你會看到它轉腕、擺手,這些細節都做得特別的到位。
為了鼓勵更多的遊戲出海,深圳在去年底成立了遊戲産業公共服務平臺,免費為遊戲企業提供資源對接、出海政策諮詢。
深圳(南山)遊戲創新發展中心主任 任培文:針對遊戲出海的企業合規的需求,我們線上專門開設了一個遊戲出海合規諮詢的登記,我們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就會匹配一些專業的服務機構,然後我們一對一來為他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智慧方案”
成服務貿易強勁增長點
交通運輸服務也是服務貿易中的重要領域。離中國萬里之外的秘魯錢凱港開通後,不僅將秘魯與中國的航程從33天縮至23天,其輻射效應還惠及南美其他經濟體。這一效率躍升的背後,正是來自中國的“智慧服務解決方案”。
01:30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這盒藍莓來自1.7萬公里外的秘魯,但它還很新鮮,果蒂還帶著青綠。這是因為,現在一盒藍莓從秘魯錢凱港到上海,最快只要23天。
在錢凱港,來自中國的智慧服務處處可見。碼頭上,智慧駕駛集卡與自動化軌道吊配合緊密,通過調用大數據和智慧演算法,3分鐘內就能計算出最優配載方案。
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何波:這個系統擅長于解決複雜任務,把任務進行分解再分給其他的周邊系統。可以減少場地上的翻箱、船舶上方的倒箱率,讓作業的時間更短,整個效率更高。
2025年上半年,錢凱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7萬標箱,已實現三條幹線航線和三條支線航線的穩定運營。
中遠海運港口資訊發展部總經理 汪雷:大家將國內先進技術和設備帶到錢凱,很多創新點在秘魯甚至南美都是第一次使用,通過這種不斷引入與本土化,保障了錢凱港建設品質。
在錢凱港,中國工程師不僅帶來了先進系統,更為本地人才提供了培訓服務。截至6月,錢凱港已培養本地操作人員700多人。
錢凱港工作人員 安德莉亞:得益於優秀專業人員每天對我們的培訓指導,我們得以不斷學習,從而正確掌握崗位技能。我們非常感激給我們這個機會實現自我價值,並見證錢凱這一超級港口從夢想變為現實。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成增長新引擎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正在成為服務貿易增長的核心動力。從商務部的數據中,一起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為這份服務貿易“成績單”注入了多少增長動能。
01:12
前5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3254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2492.7億元,增長5.0%。佔比達到了近四成。
從2022到2024年,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為25068.5億元,2023年增長至27193.7億元,2024年進一步攀升到28965.2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年間該領域的增速均超過6%。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星辰:數字文化、線上教育、跨境醫療等服務貿易新業態模式加速“走出去”,我國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加上我國不斷深化服務業改革,研發設計、法律諮詢等高端專業服務國際認可度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數字貿易成為推動服務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位勢攀升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