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前這個“中國第一”,真提“氣”
69年前
1956年7月19日
我國首架國産噴氣式殲擊機——
殲-5
首飛成功!
標誌著我國航空工業跨入噴氣時代!
這個型號的飛機
對於很多人來説比較熟悉:
“就是在公園裏那架飛機嘛!”
很多城市的公園
都有一架退役的殲-5
靜靜地停在那裏
展覽或是供人拍照
今天
一起了解殲-5的
閃光航跡▼
1954年10月
瀋陽飛機製造廠接受
試製蘇聯米格-17F型飛機的任務
工廠定名為“東風-101”
為了掌握製造技術
並加快試製工作的進程
飛機廠和發動機廠分別實行
“4個階段平行作業”法
和“交叉平行作業”法
那時很多幹部經常早上5時出門
深夜才回家
還要看文件準備第二天的工作
所以熟睡的家人幾乎看不到他們
技術人員不休週末
更沒有業餘時間
白天工作,晚上學習
當時的廠長回憶説:
“辦公大樓與宿舍樓
夜間12時以前,
都是燈光明亮的。”
廠黨委書記
有時晚上10時多到技術大樓
看到燈還沒有熄
就替大家把燈關上
催大家回去休息
當他剛一離開
燈又亮了起來
大家繼續投入工作
裝配中的殲-5
全國勞模陳阿玉和工友一起研究生産圖樣
殲-5試製中因配套件品質問題
松陵機械廠工人陳阿玉用木榔頭敲打校準
破解了工藝製造難題
保證完成飛機總裝
他所使用的工具被譽為“神奇的榔頭”
到 1956年2月
整個飛機的14719種253550個零件
全部製造完畢
7月13日
第一架飛機完成總裝
這架飛機名為“中0101”號
“中”代表中國
“01”代表首批
第二個“01”代表首架
編號為“中0101”的第一架國産殲-5殲擊機
1956年7月19日
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擊落兩架敵機的英雄飛行員——
吳克明
跨進殲-5飛機座艙
準備試飛
“這才是我們自己的飛機!”
吳克明頭一次從機艙內的
各種開關、儀錶上
看到中文標注
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激動和感慨
從他學習飛行開始
到抗美援朝空中作戰和戰後飛行訓練
儘管駕駛的機型機種在不斷更替
但座艙裏面看不到一個漢字
駕駛國産的噴氣式戰鬥機
是他的第一次
也是中國人的第一次!
點火、加油、離地
吳克明駕駛著“中0101”號
順利升空!
此時
機場上除了飛機的轟鳴聲
沒有其他的聲音
人們屏住呼吸
幾萬雙眼睛不約而同地
遙望藍天上那只矯健的“銀燕”
職工代表在於洪機場觀看殲-5首飛
俯衝、盤旋、通場
一套預定試飛動作完成後
殲-5被穩穩地停在了“T”字布旁
首飛成功!
機場上瞬間一片沸騰!
人們歡呼、跳躍
眼中閃著熱淚相互擁抱
1957年10月1日
新中國第一型噴氣式飛機殲-5殲擊機
亮相新中國成立8週年閱兵
列隊飛越天安門上空
接受檢閱
毛澤東主席高興地對站在身邊的外國友人説:
“我們自己的飛機飛過去了!”
我國自行研製的殲-5殲擊機裝備部隊
至1959年5月停産時
殲-5飛機共生産767架
成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
中國空海軍的主力裝備
在福建前線和廣西
擊落擊傷多架入侵敵機
屢立戰功
殲-5飛機總裝生産線
1967年4月24日
美國兩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F-4B“鬼怪式”超聲速戰鬥機
侵入我國廣西境內
我空軍航空兵和高射炮兵
領命出擊協同作戰
高射炮兵連打掉一架
飛行員宋義民和戰友駕駛殲-5戰機擊落一架
全程不到三分鐘
開創了我軍用亞聲速飛機
擊落超聲速飛機的先例
是中國空戰史上的一次經典戰例
俗稱“鬼怪式”飛機的F-4B戰鬥機
是美國20世紀50年代末研製的
一種當時世界領先的超聲速戰鬥機
可攜帶空對空導彈4到6枚
裝有先進的機載雷達
可以搜索和跟蹤
飛機前半球120度範圍內的空中目標
探測距離最遠可達80多公里
殲-5殲擊機是我國仿製生産的
第一代噴氣式殲擊機
是一款單座單發的亞聲速輕型戰機
體積小重量輕,低空機動性能好
最主要的空戰武器是三門固定機炮
就是在武器差別如此懸殊的情況下
宋義民和戰友給了侵略者沉重一擊
中國航空工業
並沒有在成功研製殲-5的
勝利喜悅裏停留太久
↓↓↓
1959年9月30日
由瀋陽飛機廠製造的殲-6殲擊機
首飛成功
殲-6是新中國自行試製成功的
第一架超聲速殲擊機
它曾經是裝備數量最多
服役時間最長
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
國産噴氣式超聲速戰鬥機
1966年1月17日
國産殲-7型飛機首次試飛成功
殲-7是中國空軍裝備歷史上
改型最多的飛機
有自用型、科研探索型
還有相當一部分現代化外貿型
曾經是中國戰機
在世界航空史上的一張名片
1969年7月5日
首架殲8原型機在瀋陽首飛成功
這是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研製的
高空高速戰鬥機
開闢了新中國航空工業
從仿製到自行設計的新紀元
1998年3月
國産殲-10型飛機首次試飛成功
殲-1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
第三代戰鬥機
被稱為中國人的“爭氣機”
標誌著我國開拓出一套完整獨立的
戰鬥機研發體系
殲-11戰機是一種
遠端、重型、高機動
第三代戰鬥機
我國自主研製的
重型殲擊機殲-11系列戰機
機頭配有高性能雷達
可以在幾百公里之外發現目標
2009年8月31日
殲15飛機在瀋陽成功首飛
殲-15的出現
讓我國海軍實現了
艦載固定翼戰鬥機從零到一的突破
標誌著航母戰鬥力建設
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1年10月17日
殲-16首飛成功
殲-16是我國自主研發的
一款雙座、重型多用途戰鬥機
載彈量大、火力強悍、戰力滿格
被軍迷們稱為“炸彈卡車”
2011年1月11日
殲-20首飛成功
殲-20是我國自主研製生産的
新一代隱身戰鬥機
從首飛到公開亮相中國航展
從裝備部隊到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從換裝“中國心”到遍佈“東南西北中”
殲-20有力捍衛
祖國領空安全
殲-35A
是我國自主研製的
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
具有低可探測性和良好飛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