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亮眼數據看汽車産業活力釋放(經濟聚焦)

2025-07-14 08:5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汽車産銷首次雙超1500萬輛,多項指標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佈行業半年報,數據亮眼。此外,汽車行業一系列整治“內卷式”競爭措施先後落地,無序價格戰、賬期拖長、虛假宣傳等頑疾正在一步步得以糾正。

  産銷分別完成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1.4%;

  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

  汽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佈行業半年報,一組組亮眼數據,彰顯了中國汽車産業的強大韌性和強勁動能。

  更加可喜的是,17家車企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加強産品一致性抽查,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汽車行業一系列整治“內卷式”競爭措施先後落地,無序價格戰、賬期拖長、虛假宣傳等頑疾正在一步步得以糾正,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邁上新臺階。

  內需市場明顯改善,行業整治“內卷式”競爭取得積極進展

  “全新C11增程300鐳射雷達版,廠家指導價14.98萬元,換購國家補貼1.2萬元,廠家補貼5000元,再加上廠家金融貼息5000元,到手價12.78萬元。”浙江杭州的老款零跑C11車主林先生最近換購了新車,配置升級了不少,到手價比4年前還低。

  “今年1月中旬,商務部等8部門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援範圍,優化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審核撥付監管流程,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落實資金支援政策,為上半年汽車內需市場改善奠定了基礎。”零跑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江明説,借助政策東風,零跑汽車持續推出高品質産品,上半年累計交付22.17萬輛,同比增長155.8%。

  據商務部數據,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截至5月3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

  “上半年,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多項指標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是最近幾年來,上半年運作表現最穩的一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在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帶動下,內需市場明顯改善,對汽車整體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上半年,汽車國內銷量1257萬輛,同比增長11.7%,其中,乘用車國內銷量1095萬輛,同比增長13.6%;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587.8萬輛,同比增長35.5%。

  汽車行業整治“內卷式”競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付炳鋒介紹,今年3月,協會發佈《關於規範企業數據發佈的倡議書》,及時叫停企業發佈“銷售周榜單”;4月,發佈《關於規範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規範對自動駕駛過度行銷和虛假宣傳;5月31日,發佈《關於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這是行業出手整治無序“價格戰”系列行動的重要舉措。

  “行業主流車企也主動作為,加強自律,特別是快速採取了實質性舉措帶頭維護供應鏈穩定,維護供應商利益。”付炳鋒説,當前,整治“內卷式”競爭還在不斷深化,今後協會將進一步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匯聚行業正能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和諧的産業生態。

  加速本土化2.0戰略,合資企業轉型取得初步成效

  炎炎夏日,上海浦東氣溫高達35攝氏度,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一座剛剛投用的試驗室裏,一款由合資企業本土研發團隊開發的全新“逍遙”超級融合架構電驅總成,正在零下40攝氏度環境倉裏不知疲倦地“飛奔”。

  “下半年,搭載‘逍遙’架構的別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車型即將上市。”泛亞整車能量運動控制開發試驗室高級經理彭世義説,這座投資上億元的試驗室,不僅有業內首個五電機能量運動控制臺架,更可根據企業20多年採集的600多種國內路譜和工況,在整車試製前進行運動姿態控制等模擬測試。

  作為合資企業中最早開展本土自研且成效顯著的企業,上汽通用依託股東雙方技術儲備,加快主力新車升級換代速度,銷量穩步回升,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已經連續3個季度保持盈利。如今,上汽通用已擁有本土産品100%的自主定義和開發權。“到2026年,新能源産品銷量佔比將達50%以上。”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説。

  同樣加快探索本土化2.0戰略的還有廣汽豐田。得益於豐田汽車中國首席工程師制度的全面落地,廣汽豐田首款純電SUV鉑智3X上市即熱銷,3個月訂單接近3萬輛。“中國工程師不再是‘圖紙翻譯者’,而是‘藍圖繪製者’。”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説。

  “東風日産貫徹‘在中國,為中國,向世界’理念,打造了‘全球+本土’研發新模式。”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東風日産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周鋒表示,新研發模式的關鍵是實現全球技術優勢與本土市場需求的深度融合,由中國團隊整合中國資源,整合中國技術和中國速度,加速智慧電動化轉型步伐。

  “合資合作幾十年來,跨國公司通過技術轉移、本土培育等多重路徑,不斷豐富和完善著中國汽車供應鏈體系,並推動全球供應鏈深度融合。”付炳鋒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與中方合作夥伴一起推動合資企業戰略轉型。

  合作共贏,加快中國汽車國際化步伐

  7月10日,法國雷諾集團旗下電動汽車部門安培與多家機構在杭州簽署新能源汽車産業基金合夥協議,將佈局電池、智駕、智艙、軟體、具身智慧等多個前沿方向。

  “通過本次基金合作,我們將有機會連結中國科技生態圈的領軍者,與當地産業格局深入融合,精準發掘那些能為全球客戶創造真正價值的變革力量。”雷諾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偉銘表示,這次基金合作不僅能夠賦能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優秀企業加速成長,更將突破傳統的主機廠與供應商的業務模式,共育開放式創新生態,助力國際化發展。

  把目光聚焦中國品牌出海業務,攜手海外合作夥伴為國際客戶提供智慧輔助駕駛系統服務,同樣是北京地平線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重要戰略方向。“我們不僅與大眾汽車、大陸集團成立了合資企業,今年上海車展期間,還宣佈了與博世和電裝兩大國際零部件龍頭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地平線總裁陳黎明説。

  “中國汽車深度融入全球市場,是産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國際供需雙向選擇的必然結果。”付炳鋒表示,近年來,我國汽車出口規模持續攀升,産品覆蓋200余個國家和地區,充分滿足了不同市場、不同地區的多樣化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01.1萬輛,同比增長71.3%;新能源商用車出口4.9萬輛,同比增長2.3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數據顯示,中國品牌新能源車海外市場份額已從2021年的1.8%上升到2024年的9.5%,今年1—5月更是上升至12.7%。

  上半年,奇瑞累計出口汽車超55萬輛,同比增長3.3%。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一直以來,奇瑞國際化都秉承一條關鍵原則,那就是要在世界範圍內爭取更多合作夥伴,實現更多共贏機會。

  “中國品牌汽車在電動化、智慧化轉型浪潮中實現了質的飛躍,産品綜合技術水準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創新活力正引發全球矚目。”付炳鋒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4日 10 版)

[責任編輯:羅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