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電網環塔 勢貫南疆——新疆環塔裏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觀察

2025-07-13 20:54:00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字號

  7月13日,歷經15年建設的新疆環塔裏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以下簡稱環塔工程)正式“合龍”。這條環線長度為4197千米的“電力巨龍”沿沙漠邊緣勾勒出巨大圓環,將南疆五地州106萬平方公里土地納入同一個環網版圖。這個全國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將為南疆乃至新疆發展帶來什麼變化?

  2025年3月23日,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從崑崙山下方通過。馬元 攝

  鑄基:跨越十五年的能源長征

  在民豐縣境內,188號鐵塔如鋼鐵巨人般矗立,這裡是環塔工程的最後貫通點。

  7月13日,隨著最後一相導線走板順利越過和若鐵路、國道315線抵達188號鐵塔,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全線貫通。至此,歷時15年建設的新疆環塔裏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合龍”。

  15年前,環塔工程的起點——巴州75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短短15年間,這個由巴州750千伏變電站工程、巴州—庫車一二回、庫車—阿克蘇—巴楚一二回、巴楚—莎車—和田等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組成的“圓”,環住了53萬平方公里的圈內面積,輻射到106萬平方公里的南疆地區。

  看到環塔工程“合龍”,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研究中心主任辛超山不禁感慨萬千。他2014年參加工作,自此參與了巴楚—莎車—和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巴州—庫車二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庫車—阿克蘇—巴楚二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多項環塔工程的規劃與前期工作。

  “規劃初期,不少人質疑,投入這麼大資金建環塔工程,是否划算?”辛超山説,當時南疆整體的負荷和發展還比較慢,大家都覺得投入和産出不成比例。尤其是民豐、且末、若羌等地當時産業較少,負荷非常小,建設750千伏線路感覺有點“早”。

  也因此,環塔工程建設到阿克蘇、喀什,停了幾年才開始向和田延伸。

  “規劃工作還是要先行一步,我們預判和田地區未來的發展一定需要750千伏電網支撐。”辛超山説。

  就這樣,按照南疆五地州對電力需求的輕重緩急,環塔工程終於在開始建設的15年後,在和田地區民豐縣實現了貫通。

  “其實從這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分階段施工的時間可以看出,從2017年以後,環塔工程建設速度提速了。”辛超山説。由此也看出,新疆尤其是南疆電力需求增加了。

  2025年4月25日,電力員工在且末750千伏變電站對電器設備進行檢查。馬元 攝

  質變: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為什麼一定要建設環塔工程?我們可以從且末縣來看。

  6月24日,且末750千伏變電站建設現場,塔吊旋轉運送設備,工人們正進行最後的調試。這座主體工程已完成近八成的變電站,今年年底投運後將與環塔線路形成呼應,徹底改變且末縣僅靠220千伏單回路供電的歷史。

  環塔工程年底投運後,將實現南疆電網的質變,徹底改變南疆電網的長鏈式供電格局。數據顯示,工程投運後南疆最大供電能力將提升80萬千瓦—100萬千瓦,新能源接納能力新增800萬千瓦,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匯集送出能力,有效緩解南疆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接網瓶頸問題。

  且末縣塔中鎮10萬千瓦光伏電站2023年並網,2024年上網電量1.3億千瓦時。但因當地電網網架薄弱,影響了該光伏電站的新能源消納,還造成其電力外送損耗高。環塔工程建成投運後,這類新能源項目的消納難題將迎刃而解。

  “且末縣供電線路是220千伏線路,帶不動高壓設備,縣裏不少開發項目只能停留在圖紙上。”且末縣政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迪裏夏提説,“750千伏電網接通後,這些‘沉睡的寶藏’終於要醒了。”

  且末的“寶藏”清單令人驚嘆:5600多億立方米頁巖氣儲量居南疆前列,70.77噸金礦探明儲量全疆前列,估算資源量原油1.36億噸、天然氣2320億立方米,鐵礦、銅礦、鋅礦、玉石等33種礦産資源遍佈縣域。但長期以來,電力“卡脖子”讓這些資源只能“藏在深閨”。

  “對於750千伏電網的建設,我們很迫切。”迪裏夏提説。

  他算過一筆賬,750千伏電網投運後,如果且末生産1千萬千瓦電力且外送,每年就能給當地帶來約2—3億元的稅收。2024年,且末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3.33億元。

  且末縣對750千伏電網的迫切需求在南疆不是個例。南疆五地州擁有豐富的礦産、石油、天然氣以及光熱等資源,要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吸引相關産業鏈落地,需要充足的供電支援。

  目前,新疆已建成天山東環網、烏昌都市圈環網、天山西環網、南疆環網、北疆環網五個750千伏環網。

  今年年底,環塔工程投運後,新疆750千伏環網將達6個。屆時,南疆發展短板將進一步補全,新疆電網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及可靠性得到全面提高,為新疆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的能源動力。

  6月26日,新疆國晟企誠新能源有限公司員工在調試生産線。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陳薔薇 攝

  騰飛:從能源末梢到産業高地

  南疆新能源儲量大、品質優、開發條件好,風光水等清潔能源佔總裝機比重超過66%,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喀什地區已建成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這些持續不斷增長的電力怎麼消納?國家早已謀篇佈局——電力內供和外送。

  新疆作為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和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電力每一項重大工程的背後,都與國家能源安全息息相關。

  “疆電外送”第四條直流通道起點和環塔工程在若羌縣有了交集。環塔工程為清潔能源的外送和本地消納搭建高效通道。

  電流所至,百業興旺。

  6月26日,在若羌縣現代工貿物流園內,記者看到金風科技、東方電氣等知名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廠房林立,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裝修、調試。

  “現在第一條生産線正在生産,第二條生産線在抓緊安裝調試。”新疆國晟企誠新能源有限公司設備總監宋曉軍介紹説,企業主要生産光伏板。該公司選擇在若羌落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疆電外送”第四條直流通道的起點在這。

  “南疆很適合發展光伏,我們把生産線搬到目標客戶旁,會更有競爭力。”宋曉軍説,0.45元/度的工業電價,讓企業一年能節省約1.2億元生産成本。

  近年來,南疆新能源項目開發迎來爆發期。且末縣205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中石油100萬千瓦風電項目、融玉儲能25萬千瓦獨立儲能項目等加速推進。

  “環塔工程投運後,我們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限電率將從39.5%降至5%以下。”中國綠髮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若羌區域運檢中心經理助理沈金星説,當前該項目日發電量穩定在2000萬度,年發電量可突破69億度,相當於節省標準煤200萬噸。

  環塔工程建成投運後,既打通新疆內部供電“最後一公里”,又串聯起外送通道“主動脈”。聚集在環塔裏木盆地的清潔能源項目,就可以通過環塔工程匯集到“疆電外送”第四條直流通道的起點。

  據測算,環塔工程投運後將帶動南疆5000萬千瓦新能源發展,産業投資超283億元,創造8000余個就業崗位。

  辛超山表示,如今,南疆能源大動脈正重塑著新疆能源版圖。工程構建的“北接南延、西連東送”的格局,使南疆電網轉變為樞紐型骨幹電網。依託環網,新疆第四條直流外送通道加速推進,將能解決南疆新能源送出和消納受限問題,加快新疆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服務國家能源保供大局。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