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口岸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過貨通道變産業聚集之地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白素君
7月9日,暑氣正盛。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車輛穿梭如織,裝卸機高效作業,集裝箱起落間,貨物被精準送到指定區域。不遠處的跨境電商産業園倉庫裏,工人正分揀著堆積如山的貨物。當日,一批批經海關放行的貨車有序駛向中亞、歐洲等地。這座連接著中國與中亞、歐洲的口岸城市,正從單純的過貨通道,蛻變為産業聚集的熱土。
從“通道經濟”到“落地經濟”
作為新疆第一個綜合保稅區,每年有大量貨物經阿拉山口綜保區進出。然而,以往單純的“通道經濟”模式,對本地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稅收、就業、産業發展等方面難以實現質的飛躍。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強調:“要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佈局中,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阿拉山口市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阿拉山口發展定位,提出“暢通開放、貿易先行、以貿促工、貿工並舉”的發展思路,以一系列精準舉措推動企業發展。
“領導幹部採取‘組團式’包聯企業,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精準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助力企業發展壯大。”阿拉山口市委副書記、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主任張夢帆介紹,針對不同企業需求,推行“一站式”並聯審批和“項目管家”制度,從企業前期手續辦理到開工建設,再到生産運營,全程專人跟蹤服務。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策紅利讓企業的活力不斷釋放。
阿拉山口惠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在阿拉山口落地發展的生産基地,主營倉儲工程和農牧裝備製造。“我們在這裡落戶,看中的是産業聚集效應與地緣優勢,能降低運輸成本,為企業拓展國際業務提供便利支撐。”該公司總經理薛燦説。
産業聚集鏈式發展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形成鐵路口岸區、公路口岸區、邊民互市區、綜合保稅區等9大功能區,吸引800多家外貿企業落子佈局。進口糧食加工、木材加工、出口裝備製造、醫用材料和跨境電商等産業集群已成型。
阿拉山口市商務和口岸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今年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産業園累計出口包裹5599.12萬票,貨值約40.04億元,同比增長99%。昔日“過路即走”的貨物,正越來越多地“留下來”增值。
“2023年夏天,我們準備入駐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産業園才動工建設,如今,各種配套設施特別齊全。”新疆絲路港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參參説,企業運營初期僅能做簡單分揀,現在,公司已帶動13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入駐,構建起倉儲、分揀、通關、運輸的跨境電商産業閉環運營體系,月出口電商包裹量超410萬票。
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産業園建有綜合服務中心、海關監管中心、國際郵件互換站、集貨分揀倉庫、備貨倉庫等,可滿足集國際郵件、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監管于一體的“三合一”集約式監管新模式,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模式全覆蓋,打造以保稅物流倉儲為主體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通關效率不斷躍升
依託7*24小時不間斷通關和貨物“秒放”機制,阿拉山口已成為亞歐大陸橋最繁忙的物流通道之一。
“客戶最看重時效,以前,卡車通關需要5—15分鐘,現在只需要15—30秒。”阿拉山口市歐盛通卡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海成説。
“在鐵路口岸,進口貨物通關時間壓縮至16.39小時,出口僅需0.08小時;公路口岸通關時長縮至5小時,日通行能力1000輛。綜合保稅區卡口車牌號自動識別,對保稅業務、非保稅業務、行政通道業務進行區分等一系列的智慧化改造,讓流程更優、效率更高。”張夢帆説。
高效便捷的通關服務與不斷提升的通關效率,為産業聚集提供了強勁動力。
“今年前6月,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3709列,貨運量達845萬噸,同比增長3.1%。”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隊長溫鵬飛説。
為保障中歐班列便捷高效運作,阿拉山口海關開闢中歐班列“綠色通道”,設立專人專崗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積極推廣“中歐回程班列境內段運費扣減”等措施,助力企業降低通關成本。同時,暢通口岸多部門橫向聯繫機制等,保障班列“隨到、隨驗、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