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視點|消費熱潮奔涌 創新動能澎湃——夏日經濟新觀察

2025-07-11 09:5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各地經濟發展的鮮活實踐,展現了多元産業的蓬勃活力,呈現了不同領域在産業培育、模式創新與價值轉化上的積極探索。

  ■土地裏的經濟密碼

  夏日的田野不僅生長作物,更孕育著特色經濟的活力。

  新疆戈壁的枸杞憑藉對鹽鹼地的適應性,在荒漠中開闢出産業賽道,既創造農産品價值,更通過改良土壤形成長期生態經濟價值。

  

  西藏青稞種植與望果節文化融合,讓傳統農業衍生出文化經濟內涵。

  

  湖南湘潭 42.2 萬畝早稻的機械化收割,依託政策補貼激發農戶積極性,畝産提升與成本下降的雙重效應,讓糧食種植成為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土地的多元利用,正讓農業從 "溫飽保障" 向 "價值增值" 跨越。

  ■車間裏的全球版圖

  河北南皮縣的五金機電産業正在經歷華麗轉身。

  

  這個擁有4000家企業的産業集群,年産值突破340億元。在惠邦機電的生産車間,機器人焊接生産線高效運轉,為風電設備提供關鍵部件。企業投入2億元進行技術改造,産品打入新能源汽車和風力發電領域,2024年出口額達7000萬元。從傳統加工到智慧製造,南皮製造正在全球産業鏈中佔據重要位置。

  

  ■體驗中的經濟活力

  夏日文旅正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引擎。

  河北秦皇島國際煙花藝術節匯聚 8 國團隊,以 18 場表演激活夜間經濟,帶動餐飲、住宿等關聯消費。

  

  安徽宣城的親水漂流依託生態資源,將暑期熱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旅遊收入。

  

  這些文旅活動不僅是 "流量擔當",更通過差異化體驗形成品牌效應,讓 "清涼經濟"" 夜間經濟 " 成為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展現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從土地裏的作物到車間裏的産品,從田間的收割機到景區的人流,夏日經濟的多元場景中,藏著資源轉化、技術賦能、消費升級的共同邏輯 —— 以創新激活潛力,用特色創造價值,這正是各地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武瑩景

  配音:郭清皓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