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駛入“雙向快車道”
新華社杭州5月24日電 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駛入“雙向快車道”
新華社記者程瀟、高帆、鞠銀河
捷克的啤酒、斯洛維尼亞的蜂蜜、匈牙利的羽絨産品……正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8000多種中東歐特色商品集中亮相,中外展商對接交洽如火如荼。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雙向奔赴”的生動注腳。
中東歐商品“向東行”
走進本屆博覽會現場,一家保加利亞企業展臺飄來陣陣花香,展臺前人頭攢動。“中國消費者比我們想像中更懂保加利亞的玫瑰精油!”保加利亞“瑪麗拉精油”公司的銷售經理麗婭 佩特科娃邊給消費者試用産品邊興奮地告訴記者。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中國參加展會,很幸運博覽會給我們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她説,通過參展博覽會,有機會推廣自己國家的産品,與來自中國的企業建立業務聯繫。
希品城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中國市場出口希臘酒水的企業,公司銷售總監帕夫盧 克裏斯托斯在中國生活已有三年,中國市場之廣、經濟活力之強,無不令他嚮往。
他説,此前代表公司參加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大型中國展會,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對中東歐國家的企業來説意味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數智中東歐”展區,集結全球尖端科技力量,吸引人們參觀、體驗。
波蘭泛思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負責人朱曉晶帶來了一款翻譯機,可以實時對口語、圖片和文字進行翻譯。她表示,去年公司在深圳設立了分公司,目前公司産品在中國36個城市的機場均有售賣。
“中國給予中東歐企業的不僅是訂單,更是加入中國市場的入場券。”她説,公司把中國市場作為未來重點經營的方向之一,將針對中國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完善産品。
中國企業“向西進”
隨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中國製造”加速出海中東歐國家。
斯洛維尼亞首個中國東風汽車旗艦店于2024年10月開業。為滿足當地市場多樣化需求,中國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推出了新能源、燃油、混動等多種類型汽車,以優質的産品和服務,贏得越來越多斯洛維尼亞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乘用車海外行銷部區域經理曹琬迪説,斯洛維尼亞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量空間顯著,正處於“藍海市場”的黃金切入期。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順應全球化發展大勢,雙方合作基本盤穩固、前景看好。”商務部副部長鄢東表示,中國具備完備産業體系和創新技術,中東歐國家在傳統工業領域優勢明顯,綠色化、數字化轉型需求較強,雙方産業互補,未來雙方經貿合作空間十分廣闊。
2025年3月,京東物流在波蘭正式啟用第三座倉庫,面積近一萬平方米。該倉庫為跨境電商和本地零售商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涵蓋消費電子産品、家居用品等多個品類,庫存準確率高達99.5%,實現最快24小時配送。
京東物流歐洲業務負責人表示,波蘭海外倉是京東物流持續服務歐洲市場的重要支點,公司將助力更多中國品牌高效觸達歐洲市場,同時為越來越多歐洲本土企業量身定制“京東物流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對中東歐國家投資規模迄今已超過240億美元。
波蘭中國總商會秘書長王巨鵬表示,近年來,波蘭已成為中國在中東歐的重要投資目的地之一。目前,數百家大型中資企業在波蘭開展業務,中資企業在波蘭直接投資總額已超過40億美元。
深化合作的“加速器”
從2019年到2023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已在寧波成功舉辦三屆,為增進中國市場對中東歐商品了解、擴大中東歐商品對華出口、凝聚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共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浙江省副省長盧山説,本屆博覽會中東歐特色更濃、活動安排更精、國際參與度更高。本屆博覽會中東歐展區達2萬平方米,邀請了400多家展商參展。此外,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立魅力中東歐專區,分“書、藝、畫、印、遊”5個模組,展示中東歐各國文化風情。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年均增長8.8%,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年均增長7.4%,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2024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142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高於中國進出口整體增速2.5個百分點,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正駛入“雙向快車道”。
隨著準入評估制度不斷優化、通關效率大幅提高,波蘭琥珀啤酒、拉脫維亞魚罐頭、塞爾維亞李子乾等越來越多中東歐美味近年涌入中國市場,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正以實踐實效的韌勁,為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帶來更多確定性,以中國和地區協同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