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見從總書記的考察足跡,看徙木立信、化風為俗

2025-05-22 19:02: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下功夫,把黨員幹部個人查擺整改與組織查擺整改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確保學有品質、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中央八項規定是黨中央徙木立信之舉,是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標誌性措施。兩個多月前,全國兩會一結束,黨中央就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重大意義,聚焦主題、簡約務實地組織好學習教育,不要搞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八項規定要反對的。”學習教育開展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和雲南考察時特別叮囑。

  反對什麼、支援什麼,以身教作榜樣,以行動作號令。

  在貴州肇興侗寨,“條凳座談會”別開生面;在雲南麗江古城,調研不封路、不擾民、輕車簡從;在上海,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集思廣益;這次河南之行,深入企業等把脈定向……一次次實地調研,不正是身體力行、以上率下的垂范?

  八項規定第一條,“要改進調查研究”。緊鑼密鼓的地方考察調研,是示範引領,是方法指導,亦是面向下一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謀篇佈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統一起來”“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

  “正確的道路從哪來?從群眾中來。”聽民聲、察民情、訪民意,把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一次次實地調研,不正是在尋求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篇佈局的時間節點,更能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深刻意蘊。

  八項規定,解決的是作風建設“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關鍵在“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塊吃進去、消化掉”。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章制度相繼制定,層層銜接。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傳遞堅持不懈紮緊制度籠子的定力與決心。

  窺一斑,而知全貌。久久為功抓作風建設的深層邏輯,正是著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服務黨的工作大局。

  回顧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足跡,“幹事”二字一再強調。

  在吉林,強調“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幹部在遵規守紀、清正廉潔的前提下大膽幹事”。

  在貴州,要求“推動黨員、幹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幹事創業”。

  在雲南,指出“要把正風肅紀反腐貫通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幹事創業”。

  樹立鮮明導向,讓擔當作為者“放開手腳”,也是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應有之義。

  “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同時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鬆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踩著不變的步伐,咬定青山不放鬆,時間久又何妨。“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字字鏗鏘,振聾發聵。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