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鎮”了不起|球網漁網安全網……一根繩子“網”出兩百億元大産業

2025-05-21 21:0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01:41

  新華社濟南5月21日電(記者馮媛媛)從普通老百姓的手提網兜,到奧運賽場的足球門網,從生産建築的安全網,到遠洋捕撈的漁業網,山東惠民縣李莊鎮用一根繩子結出萬千“繩網”,“網”羅天下,成就了一個200億元的“繩網”産業。

  這個6萬人口的小鎮,目前有2000多家企業、超過4萬人從事繩網上下游産業,生産建築安全網、農業網、漁業網、體育網等不同類型的繩網,年産量160萬噸,佔全國市場80%以上,産品遠銷德國、日本、阿聯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惠民縣已形成了以李莊鎮為中心的集原材料供應、研發設計、成品加工、市場銷售、應用服務等於一體的産業集群,榮獲“中國塑膠繩網之都”“中國繩網名城”等稱號。

  

  圖為山東惠民縣李莊鎮的繩網産業園。新華社發

  從給車馬做韁繩到給亞運會做建築安全網

  李莊鎮因生産馬鞍、馬鐙、韁繩等車馬挽具而聞名四鄰,結繩織網的歷史已有300多年。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農業機械化程度迅速提高,車馬挽具逐漸萎縮。沒了絕活的李莊人在突圍中發現晾衣繩、扎繩的市場需求大,於是,一些挽具加工戶開始轉型專門生産繩子。

  繩子市場打開後,智慧的李莊人看到許多建築工地安全繩網需求量很大,就又開始向建築安全網進軍,規模也越做越大,名氣越來越響。

  李莊鎮的安全繩網也引起了當時的北京亞運會的注意。憑著優良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北京亞運會的許多建築安全網都採購自李莊鎮。

  “亞運村和體育場館需要大量的建築安全網,這些繩網基本都是李莊鎮生産的。”李莊鎮一家繩網企業負責人劉清禮回憶説,那時候,李莊鎮的繩網都是手工製作,産量不大,供不應求。可以説,亞運會讓李莊繩網産業,從星星之火迅速燃成燎原之勢。

  

  在山東濱州惠民縣繩網産業園,工作人員正整理繩網産品。新華社記者 馮媛媛 攝

  在北京亞運會的帶動下,到上世紀90年代,李莊鎮的繩網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一部分結繩織網富了起來的李莊人,帶動了更多李莊人加入到繩網行業,生産繩網的村莊,從最初的4個迅速發展到30多個。“大街小巷繩車響、家家戶戶開工廠”,成為是當時李莊鎮的真實寫照。

  從拼價格到拼創新

  隨著産業快速發展,李莊鎮繩網生産設備落後、産能不足、産業鏈不完整等弊端開始顯現,産業發展的腳步明顯慢了下來。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當地政府從福建等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並開始走上了園區化發展的道路。

  進入21世紀,李莊鎮先後建起了莆田工業園區、繩網大世界等多個園區。園區化的發展不僅讓産品更加豐富多元,還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繩網産業鏈。

  但是好景不長,李莊鎮的繩網産業再次遇到發展瓶頸。由於生産技術相同,工藝相似,又缺乏創新性,繩網同質化嚴重,利潤越來越薄,轉型迫在眉睫。

  “大家産品都差不多,就只能在價格上比拼。一張繩網,你賣十元,我就敢賣八元,價格戰打得很厲害。要是不做出改變,生存都成了問題。”一家生産繩網的公司負責人回憶道。

  認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李莊人,痛下決心進行轉型。在引進先進生産設備、推動進行産業升級的同時,還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産學研合作。

  不完全統計顯示,這一階段李莊鎮累計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400余項;開發出防草布、兒童安全攀爬網、智慧深海養殖網等8大類300余種産品。

  科技的投入讓李莊鎮的繩網産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從建築用網到全場景應用的跨越,市場空間得到全面拓展。

  

  山東濱州惠民縣李莊鎮一家現代化繩網生産企業。新華社記者 馮媛媛 攝

  

  跨向雲端賣全球

  今天,走在李莊鎮街頭,滿載繩網的貨車川流不息,搬卸貨物的工人腳步不停,風格各異的企業標牌引人注目。

  李莊鎮的繩網産業在蓬勃發展,但李莊人前進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如今,他們把市場從線下拓展到線上,從國內延伸到海外,不僅為客戶提供産品,也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援。

  “00後”的張書願是“網三代”。憑藉新穎內容和精準運營,他的繩網産品收穫了大量粉絲。張書願説:“我姥爺那輩人‘提籃小賣’,父親那代人‘建廠興業’,我們這一輩趕上了網際網路和電商直播的紅利。”他説,2023年開始直播賣貨,賣得最好的産品是遮陽網,已累計銷售25萬單。

  統計顯示,目前,李莊鎮擁有3600多家電商企業,線上交易額突破25億元,初步完成了從“街巷織機響”到“雲端賣全球”的跨越。

  “這種繩網通過添加駱駝不喜歡的氣味,避免駱駝啃食,成為我們公司打開中東市場的‘金鑰匙’”“自主研發的深海養殖網,可搭載5G信號傳輸導線,實時監測水流、水溫等數據,成為現代智慧漁業的‘標配’産品”……

  近年來,李莊鎮通過實施“網際網路+繩網”雙網融合工程,研究老客戶、開發新市場,不斷推出高端化、智慧化産品,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認可。

  

  在山東濱州惠民縣繩網産業園,工作人員正加工繩網産品。新華社記者 馮媛媛 攝

  從“車馬韁繩”到“繩網之都”,從建築安全網到高端智慧網,李莊鎮,這個黃河岸邊的繩網小鎮,正通過技術革新、跨界融合、全球佈局,用一根繩結萬千網,實現著李莊人無限的繩網夢想。

  策劃:令偉家

  統籌:曹建禮、朱斯哲、閆建華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